《喬家的兒女》這部電視劇近期的討論度很高,豆瓣評分甚至達到了8.2的高分。
該劇是正午陽光打造的這一部家庭劇,講述了喬家五個孩子喬一成、喬二強、喬三麗、喬四美、七七因父親生而不養,而相依為命,兄弟姐妹在成長過程中一路互相扶持。
看著劇中人不同的人生境遇,發現決定他們的人生幸福,竟然是父母不同的養育之道。他們三個父母的不同做法,也決定了孩子們不同的命運。
1
底層父母,只想做孩子的“吸血鬼”
喬一成的父親喬祖望,是最自私的人,眼里心里只有自己,將“渣爹”演繹的淋漓盡致。
老婆因為生孩子去世,孩子都得仰仗他活時,喬祖望當起了“廢物”。他把老五喬七七寄養在小姨子家里,剩下的孩子則靠他們自力更生,自生自滅。
喬一成一路刻苦讀書,考上大學,成為那個年代的“天之驕子”,之后決定繼續讀研。喬祖望卻認為他讀書無用,不賺錢還貼錢。
孩子們長大了,他借用各種理由,和剛剛掙一點小錢的子女們要生活費。
這些都不算什么,下崗后的他又被騙,每天有債主上門鬧,導致孩子們連家都不敢回。老年時,他又執意要娶保姆。有“吸血鬼”一般的父親,喬一成一生過得一點也不順遂。
父母本該是孩子最堅定的靠山,可底層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從來就不是暖心的守護,只有無盡的傷害。
面對這樣的父母,只有把自己強大成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才能抗衡“吸血”思想,逃離畸形的原生家庭。
2
中層父母,是做孩子的“遙控器”
葉小郎的一切可以說是她和父母簽了賣身契換來的。為了上大學,她寫下了只要能上大學,就會給弟弟買房的保證書。
大學畢業后,她在報社里做記者,和喬一成準備結婚成家。而她結婚并沒有告訴父母,結果父母突然出現在婚禮上并拿出她當年的保證書,和喬一成要房。
為了躲避父母對她的操控,葉小郎從小就學會了隱忍,努力學習逃離家鄉。可父母總有辦法,隔三差五為弟弟找她要錢。甚至,當他們找不到小郎時,就去電視臺找喬一成填補。
當“出國熱”成為一種現象后,她又開始認真學習托福,努力工作攢錢,只為出國找尋更好的生活,逃離父母。最后,她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但是,她雖然脫離了父母,卻從未幸福過。因為被父母遙控的孩子,他們感受不到愛,甚至會被這種精神壓迫。正如一項研究所表明:孩子長期受父母控制,會造成終生的傷害,無論在哪個階段,幸福指數都更低。
3
上層父母,是做孩子的擺渡人
同樣是爹,齊唯民的父親喬自強卻是眾人都羨慕的爸爸。他一生心善,有責任有擔當,給了孩子們父慈母愛的家庭。
而正是有這樣的父親,齊唯民從小就努力,成績好,也對兄弟姐妹友愛。
七七因為腿病被姨媽送回喬家,齊唯民不忘去照看看七七;父親生病了,母親為了生計掃大街,齊唯民一回家就趕緊幫母親;更在父親去世后,幫著母親一起照顧好兄弟姐妹。
而齊唯民能夠如此有擔當有責任,其實,都是在父親的影響下潛移默化中學來的。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他們會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用心良苦的父母,會不動聲色地做孩子的擺渡人,會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引導孩子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他們會身體力行地影響孩子,循循善誘,將孩子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注:文章出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