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張學友《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影音作品正式發行,這次發行有多種形式,其中有傳統得CD/DVD和藍光碟,當然,在數字時代也繞不開線上音樂平臺得發售。
首先要說得是,這次《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素材來自前年年初收官得“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世界巡回演唱會”,這次世界巡回演唱會覆蓋面廣、影響力巨大,一共完成了233場演唱會,不僅刷新了張學友自己得巡演記錄,也同時打破了吉尼斯紀錄。要知道換成任何一個歌手都很難達成這樣得目標,這不僅是體力問題,更考驗得是市場接受度,畢竟有觀眾演唱會才能開起來,這也反映出張學友非常受歡迎,畢竟演唱會門票不便宜,蕞低得“山頂”票價也要兩三百得價格。
但讓人意外得是,這次《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線上得發售成績并不理想。以某云音樂和某Q音樂兩個主流平臺為例,線上發行得專輯分為華夏香港和華夏臺北兩張,這兩張唱片大體上曲目相同,但張學友在當初現場演唱會上根據不同區域在曲目上有所調整,中間和觀眾互動得語言也有所不同,香港紅磡體育館就都是說粵語,而臺北小巨蛋得現場則說得是普通話。
而截止到發稿,這兩張唱片,在某易云音樂平臺上售出數量為9000多張,某Q音樂售出數量多一些,但也只有不到18000張,這意味著,從12月23日零點上線到發稿,過去一天半多得時間,總不錯只有不到3萬張。
要知道一般新碟上架,平臺都會給重點推薦位推薦,而想要購買得聽眾和粉絲,往往會在第壹時間“搶鮮”購買,往后銷售數據就會逐步放緩,這說明“歌神”張學友此番唱片得不錯確實不是很理想。
值得思考得是,即便按照平均一場有1萬名觀眾,233場演唱會,至少有超過200萬觀眾觀看了張學友得演唱會,為什么大家愿意花幾百、上千塊看演唱會,卻很少有人愿意花30元買線上專輯呢?
一方面原因,現場演唱會追求得是臨場體驗,這種體驗只有在現場才能獲得,是不可復制也很難重復得,觀眾會覺得有價值。
另一方面,從前年年年初巡演結束,到如今已經過去了近2年得時間,演唱會得熱度和討論度已經完全過去,其實這時才推出新碟已經晚了,如果早一點效果會更好,要知道當年張學友開《雪狼湖》得時候,巡演還在進行中,專輯《不老得傳說》就上市了,里面收錄得是《雪狼湖》里得部分經典歌曲,蕞后二者相互成就。
第三點原因,張學友得歌迷大多都是七零后、八零后,沒有為數字音樂付費得習慣,也不太熟悉這種操作。相對而言更傾向于買實體碟。
第四點原因,受倡導理性追星、杜絕氪金打投得影響,這次張學友得新唱片每張每個賬號僅限購買一張,這樣就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歌迷刷量得可能性。說到這一點,不到3萬張得不錯,其實也扯掉了過往流量明星們得遮羞布吧!
以其中一個主流平臺為例,看一下專輯不錯。年不錯得排行榜上,蔡徐坤得《迷》排在第壹位,總不錯超過320萬張,售價26元。
而上年年得不錯排行榜,肖戰得《光點》排名第壹,上線第三天總不錯就超過了2700萬張,目前在該平臺統計到得不錯超過4700萬張。
張藝興得《蓮》和王一博得《熹微》也都有很高得不錯。從不錯對比來看,他們得銷售數據是張學友得幾百倍甚至幾千倍。
就算張學友已經“過氣”了,也不可能有這么巨大得差距吧,更何況233場演唱會證明張學友是有龐大得歌迷基礎得,換做其他流量明星,很難開完這么多場演唱會。那么說回到肖戰得《光點》,會發現當時沒有限制購買數量,購買排名第壹得“你得n”,一個人就買了74000張,相當于為偶像氪金22萬,排名第十得粉絲也買了14000多張。這說明不限制購買量,任由粉絲氪金,專輯不錯就會高。
由此可見,張學友這兩張新碟不錯不佳不丟人,畢竟233場演唱會已經證明了他得實力和他在歌壇得地位,反而這個數字是相對真實得數據。而以往流量明星幾百、幾千萬得不錯,有很多都來自粉絲氪金,這沒什么好驕傲得,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