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與糖尿病患者息息相關,雖然大家都不想打針,但很多患者最終還是免不了要靠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對于胰島素的使用,很多糖尿病患者也有不少疑問,比如,什么情況下必須得用胰島素了呢?注射了胰島素,難道要打一輩子?什么時候能停呢?怎么停?停用之后吃啥藥代替?
“問上醫”一一為您解答。
什么時候該打胰島素?
以下四種情況,就不能光靠藥物調理了,需要用胰島素快速降血糖:
(1)剛確診2型糖尿病
如果你是剛確診,沒有服用過降糖藥,且糖化血紅蛋白值大于9.0%,那你需要打胰島素治療一段時間,以便盡快降低高血糖對身體器官的損害,盡快讓身體復原。
血糖穩定后,就可以停用胰島素,改為服用降糖藥。
(2)糖化紅蛋白值大于7%
如果你是患病一段時間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一段時間后效果欠佳且糖化紅蛋白值大于7%,配合使用胰島素不僅有助于降低血糖,還能保護患者的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3)1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遺傳、基因缺陷等問題,1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上已經喪失了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只能靠注射胰島素來降血糖。
(4)孕婦患者
糖尿病孕婦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降血糖。這是由于口服降糖藥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的營養代謝和生長發育。而胰島素屬于大分子蛋白質,不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無不良影響。
什么時候可以停用胰島素?
停用胰島素,需滿足以下五個指征,并結合醫生的建議:
(1)無應激情況
沒有如大手術、重度創傷、嚴重感染等情況,或應激情況已消除,目前病情平穩,血糖控制良好。
(2)胰島功能尚可
需檢測空腹C肽水平,要達到空腹C肽水平>0.4nmol/L,標準糖耐量試驗后C肽>0.8nmol/L的標準。
c肽正常值反映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對糖尿病分型和低血糖鑒別有指導意義。
c肽正常值的參考范圍:CLIA法:空腹時 0. 9~7. 1μg/L ( 298~2350pmol/L)。ECLIA法:空腹時血清或血漿1. 1~4. 4μg/L ( 0. 37~1. 47nmol/L),24小時尿液17. 2~181μg/24h ( 5. 74~60. 3nmol/24h)。TrFIA法:空腹時 0. 33~3. 76μg/L 。
(3)無并發癥及肝腎功能異常
患者沒有嚴重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以及肝功能異常、腎功能不全等表現。
(4)不是1型糖尿病
糖尿病自身抗體(如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抗體(IAA)、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等)陰性。也就是說,需排除你是1型糖尿病及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情況。
(5)血糖控制達標
患者的全天胰島素用量不超過24~28個單位,且血糖控制達標,標準為:
只有滿足上述條件后,才可考慮停用胰島素,改用口服降糖藥治療。
怎么停用胰島素?
千萬不要以為停用胰島素就是昨天還在打,今天就不打了這么簡單!能不能直接停,要根據自己的病情來判斷,也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1)如果之前胰島素的用量不大(每日總量不超過20個單位),才可以一開始就完全停用胰島素,改用口服降糖藥替代治療。
(2)如果此前胰島素的應用劑量偏大(30單位左右),開始時可將胰島素的總劑量減半,同時加用口服降糖藥。
但初始降糖藥的劑量不宜太大,根據血糖情況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直至停用,并逐漸增加口服降糖藥的劑量,直至血糖控制滿意為止。
停用胰島素之后的用藥建議
(1)消瘦或體重正常、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的糖尿病患者首選胰島素促泌劑或α-糖苷酶抑制劑;
(2)超重及肥胖、以空腹血糖升高為主的糖尿病患者,首選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的胰島素增敏劑;
(3)當單用一種降糖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時,可以聯合用藥(如雙胍類聯合磺脲類),藥物劑量應根據血糖監測結果進行調整。
問上醫,讓更多人擁有健康,讓健康更簡單!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不吝您的點贊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