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過棚戶區改造,了解到現在一部分家庭生活確實很困難,本來棚戶區改造是件利民的大好事,卻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意改造,寧愿住在破舊不堪的舊房子里,也不愿意住改造后漂亮的社區,其原因就是兩個:一個是棚戶區改造后,搬到新家需要十萬八萬的裝修費,家里確實沒有錢裝修。二是住進了新社區每月要有一二百的物業費,確實掏不起,過去住在老小區沒有物業費。
通過棚戶區改造,看出現在住在城里的一部分人確實家庭困難,尤其是老年人,僅靠一點養老金過日子,日常生活都都過得緊巴巴的,加上有些人三天兩頭吃藥打針,老人的孩子在不爭氣,有時候添補點,哪里還能夠剩下閑錢?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無論城里人還是鄉下人,為什么有的人日子好過?有的人日子就不好過?同樣的外部環境,家庭經濟條件差距卻很大,關鍵的問題在哪里?
一般的家庭日子不好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懶惰是家庭的大敵
可以這樣說,凡是家庭過得好的,很少是天上掉餡餅,大都是家庭中的成員靠勤奮、努力爭取來的。凡是貧窮的家庭,大都是比較懶惰,什么都不想干,或者只做底層的工作,從來不去努力爭取更高層的工作,就是一個字“懶”。
我有一個鄰居,原來跟別人開車拉貨,每個月掙個6、7千元,家里的日子過得還可以,后來染上了喝酒的壞毛病,人家不讓他開車了,只好在家里蹲著,沒了收入,家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自己懶惰的也不愿意找活,后來媳婦也離婚了,現在一個人過得跟要飯的一樣,吃著低保、過著貧困潦倒的日子,貧困的原因就是懶和饞。
要想富就一定不能懶惰,家庭中必須有人勤奮,才能走出一條致富之路。
給大家比個簡單的實例,東京奧運會14歲的跳水冠軍全紅蟬,家庭可謂貧寒,爺爺、母親都有常年疾病,沒錢醫治,但是,由于全金蟬一人有超出常人的勤奮、努力,一舉獲得奧運冠軍,從此改變了家庭環境,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2、窮人思維是貧窮的根源
窮人之所以窮,只要是窮在思想,窮在決策。
窮人的最大特點是維持現狀,不但不努力,還不敢去創新,老是圍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想問題,走不出窮人的思維。并且,在重大命運決策的時候,往往決策錯誤。
比個簡單的例子,在工廠里有許多人干著流水線上的工作,每天計件工資,干一點拿一點工資,從來不去想多學點東西,多干點工種,光怕多干了吃虧,多學了沒用,年復一年的干著最底層工作,工資最低,家里生活哪里能好過?這些人幾輩子都不可能改變命運。
要想改變命運,必須改變思想。
有一次我讓車間里一位女員工除了工作之外,學一些安全管理的知識,她開始不愿意學,說學那個有啥用,不如歇會。后來經過我的反復說教,她接受了,工作之余開始學習工廠安全知識,一年后,廠里需要安全員,就把她提到車間辦公室管理安全生產,干了一年很有成績,就有把她提升到廠里干了全廠的安全管理,成了企業的安全主任,現在經常參加市里的安全會議,經常與市里公務員打交道,人也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工資待遇翻了兩番,家庭小日子過得舒坦。見面后經常給我說,幸虧聽了你的建議,要不我還在車間干活呢。
3、困難的家庭都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一點都不假,在小區棚戶區改造當中,大部分中年人這一代的條件都差不多,差距的關鍵,就在于家庭中孩子的能力,家里孩子經濟條件好的,搬遷就不怕花錢,家里孩子經濟條件不行的都不太好。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到了三十四還沒有特長,一生就很難再出現奇跡,這一代也就這樣了,能維持住自己就不錯了,一個家庭今后好與不好,家庭有沒有出路,關鍵要看孩子能否成功,孩子培養好了整個家庭就好了。
這里說的孩子培養好,不一定都是學習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當然讓孩子學習好是一個最容易的出路,但是,孩子有出息還有很多路,前面的例子全紅蟬就是走體育路線,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也有走文藝的出名的,也有走商業、做買賣成功的。
無論怎樣做,家庭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家庭的優勢,注意培養孩子的未來,只有把孩子的未來培養好,家庭自然就好。
總之,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與外界有關,但是關系不大,主要在家庭內部原因,只要家庭能夠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條件,把自己的路走好,把孩子培養好,家庭一定會擺脫困境,走出一條幸福之路。
請關注我的最新號主頁。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