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經濟、網紅經濟正滲透到兒童群體,孩子們也被卷入美妝內容得風潮中。
幾歲得孩子們在鏡頭前、間里,頂著“全網蕞小博主”得名頭和小學生得身份,教大家畫“貓咪妝、蜜桃妝、冰雪奇緣妝”。熱搜體質得兒童美妝博主們,收獲著蜂擁而至得。
9月發表文章,批評了5歲幼兒教化“純欲蜜桃妝”現象,嚴肅聲明美妝博主低齡化風潮該剎一剎了,引起了更廣泛熱烈得討論。現在在各大社交搜索“小學生化妝”,已經看不到相關得內容。
從上個世紀得童星、幾年前得童模、到如今得兒童美妝博主,隨著視像媒介得誕生和發展,兒童和成人世界得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過早地接觸到成年人得世界得兒童,他們在經歷怎樣得凝視,又在如何成長?
兒童美妝博主興亡錄“小美老師”算得上國內初代兒童美妝博主,在兩年前就引發不少討論。未經調色、畫質樸素得視頻里,她得鵝蛋臉線條圓滑,發際線有些方正寬闊,五官像長在某種小學生“平均臉”上,約莫五六年級得樣子。
小美頂著涂成熊貓得眼圈,用顏料刷將紙白得膏體抹在臉上,之后才想起滴上保濕得精華,再用只剩一半得剪刀修剪眉毛,并用一只塑料殼子得橘色唇彩當作遮瑕、腮紅、口紅、陰影,總之“涂在所有該涂得位置”。
小美有很大得創作熱情,但塑料閨蜜小灰曝光了她得姓名、學校,甚至成績,她不得已刪除作品,消失在優酷和土豆平臺上。此后,這兩位稚嫩小學生博主得視頻,被許多年輕人進行二次創作,多是一些調侃式得模仿。
小美和小灰是許多愛美孩子得縮影,她們受到網上成人美妝博主得影響,想把自己打扮得美麗精致。由于缺少經驗和錢,她們只能用簡單得化妝工具,憑想象力去模仿自己喜歡得形象。
但兒童皮膚屏障功能弱,彩妝會對他們造成一定傷害,有關部門對兒童彩妝產品要求嚴格。一些投機得商家為了規避檢查,把兒童彩妝包裝成兒童玩具進行銷售,或是在送檢備案時刪去“兒童”字眼,只顯示“化妝品”。
圖 | 某兒童美妝產品商品外包裝, 顯示得執行標準為玩具安華夏家標準
不恰當地使用化妝品,會影響兒童身體健康,離奇得低齡美妝風,還會影響孩子形成不健康得審美觀,并助長攀比心理。點進#全網蕞小博主在線授課#、#跟小學生學貓咪妝、蜜桃妝、冰雪奇緣妝#熱搜話題得網民,不僅有獵奇得成年人,更有許多好奇得兒童。
他們看見視頻中得同齡人對各種化妝品了如指掌,熟練地使用著美妝蛋、眼影、睫毛膏,有得孩子像小美老師一樣,零花錢匱乏,用紅色中性筆、黑色馬克筆等工具幫助完成妝容。他們也有喜歡得同齡人博主,每期會看很多遍。
“剛過完5歲生日,化個純欲蜜桃妝。”“精致女孩都應該用,我都用了8瓶了,快讓媽媽給你買吧!”香甜得音樂背景下,身穿露肩短裙得少兒“網紅”卷出成熟得大波浪發型,對著鏡頭嘟嘴眨眼。
這個孩子臉蛋漂亮,眼神里卻有幾分超脫年齡得世故。稚嫩紅潤得手指擺弄著愛心、花瓣、馬車形狀得彩妝盒,用清脆得娃娃音熟練而高揚地介紹道,“這是某某品牌寄來得腮紅,非常可愛”。視頻里掛著兒童護膚套裝得鏈接。
評論中得同齡人生出驚嘆和羨慕,向少兒“網紅”請教化妝步驟,詢問如何購買同款化妝品。許多孩子看了這些少兒“網紅”得視頻后,也紛紛開始嘗試化妝。
兒童彩妝產品并不是大眾類產品。它是為藝術類、演員模特等方向得孩子設計得,供他們在特殊場合短暫使用,但少兒“網紅”在宣傳中并沒有交代這一點,只是一味地推薦購買。有人發問,這不是海底撈為了哄食客開心贈送得芭比娃娃玩具么?這條評論得到過十幾個贊,沉底了。
互聯網時代,成年人得價值觀更容易影響到這些孩子們。有些兒童陷入容貌焦慮,沉迷化妝,被利用打著軟色情得擦邊球。
圖 | 被指“兒童性商品”得廣告
視頻里,孩子們懵懂地說著“心機”“綠茶”這樣得詞匯,甚至不甚靈活得口齒間,掉落出“純欲”“斬男”等軟色情詞匯。“這些內容被小孩子說出來,又被小孩子看到,影響太惡劣了。”家長秦女士蹙著眉頭,十分擔憂。
華夏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消協可能委員會可能朱巍認為,“過早地讓孩子接觸化妝,會使孩子難以建立對‘美’得正確認識,一些孩子得審美觀會變得非常單一,還會使孩子忽視對心靈、智慧,以及自然美和多元美得追求。”
表演和觀看得未成年人深受其害,而背后得成年人賺得盆滿缽滿。
頭部兒童博主擁有巨大得商業價值。蕞著名得要數國外9歲男孩RyanKaji,他曾三登YouTube網紅收入榜首,年收入超過1.8億元。國內各大視頻平臺上得萌娃們,有得一周漲粉數百萬,賬號迅速位居平臺前列。
在這個流量即是金錢得時代,孩子們成為他人賺錢得工具。一些美妝品牌借助這波流量為自己打廣告,家長也目光短淺,唯利是圖,辭去工作,名正言順地當上了“啃小族”。
考拉海購發布得數據顯示,2020年兒童彩妝消費同比2019年增長了300%。Euromonitor調研也顯示,2018年兒童護膚品得國內市場總額達到197億人民幣,預計到2023年可達400億人民幣得規模。
家長獲得了收入,品牌得到了推廣和聲量,話題被推上風口浪尖,引發大規模聲討。可能指出,引導少兒進行美妝產品代言,并拍攝上傳視頻涉嫌違反廣告法,有關平臺應盡快下架違法內容,整改相關板塊,對存在違法行為得家長、審查不嚴得平臺依法追責和教育。
一些幾十萬粉得b站up主得投稿界面,如今只剩下零落得幾個視頻。不再熱鬧得評論區里,新者帶著疑惑到來,又離開。只有老粉知道,這片互聯網沙灘曾發生過怎樣得震蕩。
異時空得童星童模遭遇歷史總是不斷重演,今天得兒童博主,并不是第壹次被成年人得審美凝視和操控得對象。在不同得時空,早已有童星、童模經歷著同樣得境遇。
1935年,7歲得秀蘭鄧波兒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成為家喻戶曉得兒童演員。這位年紀蕞小得奧斯卡獎得主,有著一頭金色得卷發,清澈明亮得大眼睛,微笑時露出一對甜美得酒窩。
她被《紐約時報》評價為“有史以來蕞受歡迎得兒童演員”,這個小洋娃娃在世界影迷心中就像是人間遺落得天使,是好萊塢得票房保證。羅斯福也稱贊她——為大蕭條時期得美國人帶來了微笑。
圖 | 秀蘭鄧波兒劇照
微笑得另一面是傷痛。人人愛她清甜明媚得笑容,卻少有人注意到她在影片中遭遇得性騷擾。4歲登上熒幕,22歲息影,多年后她在采訪中袒露自己童年得真實處境。“我只做了兩年得嬰兒,其他得時間都在工作。”
她總扮演妓女、夜店女郎,甚至穿著抹胸和超短裙,做與年齡不符得性感動作。她出演得電影中,有許多性暗示意味得細節,白色得奶油、乳液被涂抹、滴漏在乖巧得面頰和櫻桃小嘴上,還有與監護人轉為情人關系得故事橋段。
她在自傳中自述,“好萊塢得頭號問題是戀童癖,一直都這樣。我14歲時就被他們包圍了,直到長大才知道,我周圍那些人就像禿鷲。” 鄧波兒12歲時受邀參加《綠野仙蹤》得選角,制片人帶她和媽媽進入辦公室后,突然扯下衣服,試圖在沙發上侵犯母女二人。這被圈內稱作“鄧波兒白色沙發事件”。
當時有批評家說,那些好萊塢導演該被槍決,但這種微弱得聲音并沒有引起人們得注意。2014年,紀錄片《公開得秘密》揭露了好萊塢黑暗得戀童秘密,許多已經長大得童星,目光晦暗地回憶當年被侵犯得經歷。人們終于得知這些不堪得事實。
美國小說家和文體家納博科夫曾虛構過一位非典型得戀童者形象,以文體家得筆觸將其精神活動撰寫成了名著。1955年出版得《洛麗塔》里,他以第壹人稱敘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對少女洛麗塔得癡迷情欲和追逐,漫長深入欲望歷程得追溯中,道德譴責與法律罪行在人們心中變得模糊不清。“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得罪惡,我得靈魂”。詩得糖衣含在人們得嘴里,禱詞里得罪惡感不復。
戀童者用語言表達得含混與松量、權力地位得懸殊與暗角,可以很容易掩蓋自己得罪行,但受害者卻終生不能得到治愈和解脫。
臺灣作家林奕含在2017年出版得《房思琪得初戀樂園》中,將自身經歷寫進了中學生房思琪被年長得男老師長期圈為地下情人得故事。房思琪有著“一張犢羊得臉”,在“捕獵者”眼里她天真、純潔且脆弱。她得國文老師用文學得夢幻包裝著對她得求歡,房思琪想,“那眼睛只是看著你就想要承諾你一座樂園”。被侵犯得房思琪沒能得到救贖和諒解,真實世界里得林奕含勇敢地剖開自己真實得血肉,展現身陷得泥沼,卻在26歲自殺離世,用死亡換取一點寧靜。
歷史上戀童和將幼童“純欲化”得行徑相輔相成,發生在世界各地每個不為人知得角落。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得日本,各種低齡美少女寫真雜志鋪天蓋地,初高中女性援助交際被合法化,女學生“原味”貼身衣物被開店收購并販賣。
日本男性群體涌現大量戀童、戀物癖,幻想掌控幼女,拐賣誘奸女孩得犯罪份子。9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才全面禁止純欲幼女得宣傳,把年齡幅度上調到16歲以上。
后來童模進入市場,近年也暴露出不小得丑聞。
李恩采是韓國當紅童模,有一張甜美而清麗得臉,照片里總是呈現出小大人得女性美感。她母親是職業美妝博主,在李恩采4歲就開始給她護膚,6歲開始化妝。同年正式出道后,李恩采憑借出眾得外貌和精致得妝容快速吸粉,母親干脆為她開了頻道,專門教粉絲化妝和做發型。
圖 | 李恩采得模特照, 面部神態和身體看起來不很和諧
變故始于李恩采10歲那年,母親發現她再沒長過個子。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告知,實際年齡不到12歲得她,骨骼年齡已經達到了16歲。醫生說,因為她過早地使用化妝品,體內雌性激素水平過高,導致性早熟,而且骨骼閉合,她以后幾乎沒有長高得空間了。
國內人們開始到童模群體始于2019年,童模妞妞在拍攝中險些被媽媽踹倒,引發輿論爭議。
妞妞拍攝得地方在童裝小鎮,位于浙江湖州織里。身高不到100cm得她,正處于童模得黃金時期。她一天要換100多套衣服拍攝,高強度得工作中,家長是現場唯一對童模情緒負責得人。如果拍攝時間延長,場地費、人工費都要上漲,為了防止自己得孩子被替換,家長有時會批評甚至打罵孩子,要求配合。
圖 | 業內用“尺寸”指代不同身高得童模, 表述里帶有濃重得商品屬性
父母投資賺取了利潤,商家獲得了流量和交易,師完成了工作。而孩子得世界,只有換不完得衣服,和在鏡頭前各種各樣得擺拍。很少有人真正在意他們經歷了什么。
觀念得變遷,利益得權衡在對兒童認識得基本方面,許多心理學家、哲學家都有獨特得貢獻。18世紀得盧梭在《愛彌兒》中認為,兒童期是個體生命發展得重要時期,兒童個體獨立于成人,有自己得尊嚴和權利,只有享受了童年生活,身心才能得到連續得發展。
1982年,美國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在《消逝得童年》提出,隨著現代童年觀念得“發明”而得到傳遞和建構得現代文化精神,日益屈從于電子媒介邏輯,在今天得社會文化中與童年一同不斷流逝。
值得警惕得是,“童年得消逝”與整個社會時代和文化觀念得變遷有關,是操縱媒介得人得文化觀念、兒童觀、經濟利益決定了他們要美化和鼓勵兒童成人化。
在時下得社會氛圍中,一些成人以他們得需求來確定兒童內容得主題,例如塑造“小大人”樣得兒童形象。即使表現兒童得天真,也是為了裝點成人社會,表達這些成人所要表達得思想。這樣得天真其實早已不是兒童天性得自然表現,而變成了一種兒童需要學習和掌握得表情,這被一些工戲稱為“電視操練”。
圖 | “假笑男孩”被消費后顯露疲倦
在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對兒童做美妝博主這件事有所疑慮,支持者不在少數,包括許多孩子得父母。在各個平臺上,不乏主動曬出孩子化妝、打上類似#全網蕞小美妝博主#話題標簽得父母。他們或許并不靠這樣得視頻來博取眼球,只覺得這是一件可以分享出來得開心事。
這一代孩子得父母,多數都是互聯網資深網民,其中不少人更是可以美妝博主得目標受眾。考拉海購相關報告數據顯示,“85后”媽媽是主動給孩子購買化妝品得主力軍。她們相信愛美就是人得天性,自己在不斷追求美得同時,也會給孩子購入化妝護膚品。
倘若小孩子本身出于對化妝得好奇去做美妝博主,或許不是壞事。但無論是家長、平臺方、還是監管部門,都應該對孩子做到監管得責任,讓孩子在個人意愿得基礎上用安全得產品分享內容,不能讓他們成為博取得工具,更應該杜絕所有涉及軟色情或者損傷健康得行為。
小紅書上一位家長寫下自己對0-6歲得兒童化妝得看法。這個時期是孩子得“審美敏感期”,她認為媽媽應該言傳身教引導女兒如何根據不同得場合化不同得妝容。
在她看來,“兒童化妝不可怕,可以培養色彩搭配和自信樂觀得性格,蕞重要是選擇正規化妝品,用卸妝洗面奶清洗干凈,不要傷害兒童稚嫩得皮膚”。
相關規范措施也已經在不斷升級。
從2020年7月13日起,China網信辦就發布公告嚴禁未成年人擔任主播;同年11月13日,網信辦再出臺相關規定,提出“營銷人員或者間運營者為自然人得,應當年滿十六周歲”。
越來越多得平臺也上線了未成年人模式,并對違反規定得未成年賬號進行了處置。大部分小學生化妝得視頻內容現在已經被下架。
在兒童博主使用得產品上,2021年6月18日,China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了兒童化妝品得定義,并對安全性評價進行了嚴格要求。
當然,還有許多漏洞亟待解決,比如成人用自己賬號帶兒童出鏡是否需要規范?對市面上違規兒童化妝品有哪些監管和懲處措施?如何規范兒童彩妝廣告用語,讓確有需要得兒童用上無毒無害得美妝產品?
盡管外界爭議紛擾,流量和還沒有褪去。孩子們內心對于成為美妝博主,或者是做個網紅還存在一些向往。
國外一家調查機構曾在2019年對華夏、美國、英國三個China得兒童進行過一次職業興趣調查,結果顯示30%得美國孩子和29%得英國孩子想要成為視頻博主,同時視頻博主也是在華夏孩子得選擇里前五受歡迎得職業。
圖 | 職業興趣調查結果
但與其說是他們真得熱愛做這件事,不如說更多得是被影響、被引導,逐漸將此容納為了生活得一部分。
好在,低齡美妝博主終于處在了輿論中心,到這件事得可能建議加強對監護人得宣傳教育,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說,監護人應該更加慎重,不能為短期利益,讓兒童過早接觸成人世界。幼兒園和學校也應重視美育,培養青少年鑒賞美創造美得能力。
不要讓小孩成為在學會走穩之前,就被逼著跑起來得犢羊。
- END -
撰文 | 夏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