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這么一句略帶戲謔的話,對校園足球來說,不幸一語成讖。多年來,我們的校園里從不缺乏體育老師,卻幾乎沒有過專業的足球教練。那么,校園足球究竟該由誰來教?校園足球又應該如何發展?本報記者深入尋訪在華師附中負責校園足球工作33年的李勇祥老師,看看這位全國冠軍教練,究竟有一本怎樣的校園足球經?
記者王偉報道 每當太陽開始落下,華附中學足球場邊的燈光也開始暗下來,李勇祥都會指揮著自己的球員將訓練用球一一放入球袋,將訓練器材歸位。每天,老李都是球隊里最晚離開球場的人。在廣州天河這個寸土寸金的行政區中,他重復了這樣的工作33年。33年前,來自足球之鄉梅州五華的李勇祥從廣州體育學院畢業,成為了華師附中的足球教練。
33年的學校足球理論與教學實踐,讓他對基層校園足球的發展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的朋友稱他為廣州校園足球的“活化石”。一干就是33年,對校園足球,李勇祥也有自己的思考。
“校園足球發展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體教融合應該把專業甚至職業的教練請到學校的足球隊執教、提高校園足球成績需要更多的經費支持、體教融合中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要打通合作關系、足球特長生的招生名額應該集中向幾所名校傾斜,形成金字塔式集中出拳的優勢。”面對記者,李勇祥老師聊起了他的校園足球經。他說,再過幾年我就要退休了,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可以幫助中國校園足球的開展。
華附在廣州學子的心里,是一所全國知名、“學霸”云集的學校。在這里,每年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人數占97%左右,廣東歷年高考狀元和單科狀元很多都出自華附。進了華附,就等于半只腳踏入了重點大學。相比之下,六年前的華附并非廣州傳統的“足球強校”。幸運地是,李勇祥趕上了時代。
“華附的第一個足球特長生是一名守門員。那一年我記得很清楚,分管體育的是肖朝云副校長,讓我們先招一個足球守門員的特長生,要求我們要嚴格把關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入口。后來,那名隊員選擇了出國留學。”
2019年奪得全國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男子組冠軍后,校長問李勇祥需要什么支持?“聽到校長這樣問我,當時我很感動。我對校長說,我要人才。沒有好的球員,想在比賽中拿好成績很難。校長對我說,沒問題,人給你。”李勇祥說。隨著過去六年全國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的政策帶動,華附在在選材和教練團隊建設方面明顯增強,高中男足的競技成績突飛猛進。
盡管華附設有足球特長生,但錄取人數有限,每年只有五六個名額。個中緣由,李勇祥清楚。華師附中畢竟是個“學霸”學校,每年只招300個學生,其中能招七八個體育特長生已經相當不錯。“我們不能影響整個學校的招生,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條件,所以我完全理解,不管怎么樣我們都必須加油,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克服困難。”
除了要人,李勇祥還壯著膽子找校長要錢,畢竟打造優秀的球隊需要資金投入,比如邀請好的教練。華附曾邀請前廣州太陽神隊員黃海濱擔任教練,他們還有繼續邀請高水平專業教練到校執教的計劃,這一切都需要資金的支持。
“對于我們提出的這些要求,校長說沒問題。”李勇祥說,“學校領導對校園足球高度重視和支持讓我很幸福,也感到很幸運,我覺得華附學子校園足球開展的好跟校長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其他的學校也是一樣,校長的支持甚至直接參與是非常重要的。”
經過不斷地付出,六年前,華師附中校隊開始出成績了。2016年開始,他們獲得了代表廣州市踢省長杯校園足球比賽的資格。2017年,他們拿下了廣東省“省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高中組冠軍。2018年,他們拿到了這項賽事的亞軍。2019年是華師附中高中足球男足最輝煌的一年,當年3月,獲得全國校園足球聯賽東南賽區第二名,最終奪得全國總決賽冠軍。那一年,他們還獲得了廣州市冠軍聯賽高中組的冠軍。
2019年全國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男子組總決賽上,首次躋身決賽圈的華南師大附中足球隊在點球大戰中,以5比4戰勝長沙雅禮中學首次奪得全國冠軍。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小組賽排名第三的華師附中在通往冠軍的路上經歷了五次點球大戰,而且從八進四開始,連續三場比賽都是通過點球大戰晉級,直至最后奪冠。李勇祥說:“2019年奪得全國校園足球總冠軍的比賽過程堪稱神話,一項比賽經歷了五場點球大戰后奪得全國校園足球總決賽冠軍,這個牛簡直可以吹一輩子了。”
球隊越來越強,參加的比賽水平越來越高。李勇祥漸漸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足球,畢竟是一項專業的競技運動。校園足球需要的是真正的足球教練,而不是一批又一批的體育老師。足球,絕不是體育老師能教出來的。校園足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教練執教水平的問題,恰恰就是中國足球青訓發展中遇到的最棘手、最現實的問題。李勇祥老師這些年一直在思考,想辦法解決這個體教融合發展中的關鍵問題。肖朝云副校長(下圖)又在關鍵時刻幫了他一把。“肖校長說,華附明年要請一個偏向足球的專職老師,有教師編制的崗位,這個崗位需要有一定水平的教練,而且還要有足球教練等級證的。而且要把初中部的足球做起來。”
李勇祥說,今年原國足隊長鄭智的兒子到華師附中初中部上學。“希望利用鄭智的一些足球資源,把專業的足球教練請進來,鄭智也會全力支持學校。”
前幾年專業足球教練黃海濱、孫偉東在華附執教的效果很不錯,這更堅定了李勇祥在校園足球教練方面“專業人做專業事”的方法論。“我覺得學校的體育老師平時有體育課,精力是有限的,專業的教練制定的計劃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體教融合上,其實大有文章可以做。如果省足協、市足協有經驗的資深教練可以走進校園,比如每個星期到校園指導一次,發揮他們的經驗和心得,這和請外籍教練是一個道理的。”
有了想法,接下來就是實干。向來膽大的李勇祥主動找到廣東省足球運動中心主任程志文,向他借人。“我覺得校園足球想要走到更高的高度,怎樣打通專業教練、職業教練到校園的執教之路,這在體教融合當中是非常關鍵的!”李勇祥說。
“我覺得校園足球太需要這些職業的、專業的教練來支持了。不要把足球專業教練浪費了,因為職業的教練和我們業余教練的心得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學校與足協一起坐下來進行協調。”李勇祥說,“因為專業教練的訓練方法和經驗擺在那里,校園的體育老師根本不具備專業教練的能力,這是顯而易見的。”
連續幾年,華附招收足球特長生的名額都保持在6個,但按照這個數字,三個年級加起來才18人,都夠不上一個11人制球隊的標準建制。所以,老李有時候不得不在普通學生中找踢得好的加入進隊。
在足球特長生招收的問題上,他有自己的想法。“廣州市校園足球人才是有的,但目前分得太散,不妨將足球特長生名額分配到重點推廣校園足球的幾個學校,集中發力在廣東省乃至全國形成競爭力。如果足球特長生的分配名額太分散就很難形成拳頭優勢。”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形成校園足球的金字塔發展模式,100所小學對應50所初中,再對應10幾所高中,再到考大學,通過這種金字塔的模式一直上去,這樣就慢慢形成了金字塔型的校園足球一條龍發展。而且,如果一個學校每年招的足球特長生越多,這些孩子未來的出口就更多,校園足球聯賽的水平也會更高。”
通過校園足球工作實踐,李勇祥形成了抓落實、重執行的道理。“體教融合光說不行,更關鍵的是具體怎樣去融合,怎樣去協調才有用。尤其是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地方足協的溝通協調在校園足球工作開展中是核心,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