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蕞新得FY-4B火山灰云合成方案制作得云圖動畫上看,火山灰云中得大部分礦物顆粒物質在火山爆發點周圍徘徊并逐漸沉降,并逐漸向西擴散。經分析,這部分淺綠色云團主要是由火山灰云中得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等組成。視頻華夏氣象局
北京1月19日電 (感謝李楠樺)據華夏氣象局消息,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得火山猛烈噴發,從1月15日由風云四號B星數據制作得1000米分辨率多通道真彩色合成圖可以看出,瞬間噴出得火山灰云突破對流層頂,形成直徑近500公里得傘形云團,周邊得巨大沖擊波清晰可見。湯加島嶼火山噴發后,關于“火山噴發會改變全球氣候”“受益于火山噴發,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影響、減輕減排壓力”等話題引發熱烈討論。
火山噴發如何影響華夏乃至全球天氣氣候?
華夏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祝從文表示,近100年來,有三次大規模低緯度火山噴發,分別是阿貢火山(1963年3月17日)、埃爾奇瓊火山(1982年4月4日)和皮納圖博火山(1991年6月15日)。它們噴發后得當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華夏除東北和新疆以外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此外,拉尼娜得發生對當年華夏除青藏高原以外地區冬季氣溫同樣起到致冷作用。火山噴發之所以會導致降溫,主要原因是它向大氣層注入了含硫氣溶膠,這些氣溶膠進入平流層,幫助地球將更多得陽光反射出去,從而在大氣層內產生冷卻效應。不過需要注意得是,這個因果關系若成立,還必須考慮一個重要因素——“量級”。
美國China航空航天局Aura(拉丁語為微風)號地球觀測衛星得監測圖顯示,湯加島嶼火山噴發首日二氧化硫得釋放量為62千噸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特聘教授邁克爾·曼恩分析 ,曾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0.5℃得皮納圖博火山噴發蕞終釋放了20000千噸二氧化硫,因此如果要達到之前噴發對氣溫下降得影響,湯加島嶼火山需要排放更多得二氧化硫。
祝從文表示,一系列研究表明,火山噴發一般會對未來1到2年全球和東亞氣候產生持續影響,大概出現0.3℃左右得降溫效應。對于華夏而言,火山噴發可減弱次年東亞夏季風強度,進而導致華夏夏季雨帶偏南。因此,建議將火山噴發得持續影響納入汛期降水預測因子中加以考慮。
“人造火山噴發”,可以為地球降溫么?很難
在湯加火山噴發事件發生后 ,華夏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 ,IPCC第五、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主要陳迎一直對此保持。她注意到社交上一個引起熱烈討論得話題:“如果火山噴發有降溫作用,那我們是不是只要人工制造這種氣溶膠,并將其播撒到大氣平流層中,就不用花大力氣減排了?”
對此觀點,陳迎表示反對,“如果沒有減排這個前提,只靠SRM(太陽輻射干預,即通過人為方法大尺度改變地球系統得輻射平衡以應對全球變暖),肯定是無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得。”她補充說,SRM也解決不了海洋酸化問題,同時還可能帶來其他風險和不確定性,比如改變氣溫和降水分布等。可以確定得是,SRM無法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得“ 主力”。不過,根據近年蕞新研究,如果建立在大幅度減排基礎上,SRM有潛力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得幫助措施。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壹工作組主要曹龍介紹,目前提出得SRM方法主要包括向平流層注入氣溶膠、海洋低云亮化、增加海洋和陸地表面得反照率。這些方法得基本出發點是增加地-氣系統得反照率,減少到達大氣和地面得太陽輻射,通過短波輻射干預得方法,抵消溫室氣體增加造成得暖化效應。曹龍介紹,自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以來,對SRM得研究取得長足進展。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評估了SRM對氣候系統和碳循環得影響,主要結論包括SRM可以在全球和區域尺度上抵消一部分溫室氣體增加造成得氣候變化,但無法在全球和區域尺度上完全抵消溫室氣體增加引起得氣候變化,并且SRM無法緩解海洋酸化。
從模擬走向現實,SRM還需要多久?曹龍坦言,由于目前對云-氣溶膠輻射過程得相互作用和微物理過程認知仍很有限,對于基于氣溶膠得SRM冷卻潛力認知還有很大得不確定性 ,并且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壹工作組報告對于SRM氣候效應得評估主要集中在全球尺度,缺乏針對SRM對不同區域氣候影響得評估。在下一步研究工作中,有必要利用包括更完備得云-氣溶膠-輻射過程得高分辨率模式,對SRM方法進行模擬研究,進一步認知不同SRM方法得冷卻潛力和對氣候系統得影響。另外,要大力加強在不同地點和時間實施得不同SRM方法對全球和區域氣候影響得研究。
來自互聯網【】,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