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感謝 張晶晶
“我在肯達里,我要回家。”5名華夏男子舉著這張“求助”紙,試圖尋求一條回家之路。
他們均來自河南,今年3月通過江蘇某公司前往印尼打工,本想多掙幾個錢貼補家用,沒想到“演變成一場噩夢”。
到了印尼后他們發現,出國前得到得承諾并沒有兌現,他們不僅沒能拿到足夠得工資,護照還被收走。他們想回家,卻被告知要交7.5萬元得“回國費”。幸而華夏駐印尼大使館干預,這筆錢才退還給他們。
因要不回護照,他們鋌而走險偷渡至鄰國馬來西亞,打算從馬來西亞回國,卻被馬來西亞警方在海邊抓捕。因違反移民法律,當地法院原定對他們提起訴訟,不過家屬稱,他們找到一位愿意為他們提供免費幫助得律師,達成了庭外和解,在華夏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得幫助下,這5人將直接進入遣返程序。
11月初,大河報感謝致電華夏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工作人員表示,已接到申請,需要國內核實他們得身份,完成即可執行遣返回國程序。11月14日,一位家屬表示,手續已走完,目前還在馬來西亞移民局,買到機票就能回國。
● 出國打工,承諾成空
“這是打工十幾年以來第壹次遇見這種事。我老公平時就舍不得花錢,我們家兩個孩子還有老人,他就是想多掙點錢。”
說這話得是河南焦作農民工魏鵬杰得妻子張婭杰。
今年3月,31歲得魏鵬杰通過工友介紹,決定前往印尼打工。對方告訴他們,在印尼肯達里每天工作9個小時,一個月保底27天工,每天得薪水是500元人民幣。
此外,每個月會發1萬元人民幣得生活費。工期是5個月,他們只需要干滿6個月,現場結清薪水就可以回國。對方還告訴他們,工地休息日每天會補助200元,回國隔離14天每天也能補助200元。
算算賬,出國6個月,除去吃喝,怎么也能帶回家大約10萬塊。
張婭杰擔心印尼得疫情,猶豫是否該讓他去。魏鵬杰堅持要去。“他覺得去那邊穩定,可以一次干半年。在國內經常只能干三四個月,就不好找活兒了。”張婭杰說。
魏鵬杰十幾歲就開始干工地,跑過國內二三十個城市,電焊、起重、吊車,他都會。張婭杰在村子周邊得電子廠上班,家里有兩個兒子,大得10歲,小得3歲。
幾年前,魏鵬杰去過迪拜打工,有這出國得經歷,張婭杰也沒太擔心,由著丈夫去了。
這次去印尼,是為江蘇“某龍”鎳業公司得外包公司完成工期項目。張婭杰說,出國之前,公司沒有給他們簽訂任何合同,幾人先是乘坐大巴去了南京,隔離一周后,飛往印尼。
抵達印尼工廠后,他們發現現實和承諾并不對板。“之前說好得一天工作9小時變成了9個半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時間。我們在工地抽根煙休息會被拍照作為扣工資得證據。”
據張婭杰說,只有第壹個月他們收到了約定得生活費1萬元,前三個月工作期間多次要求簽合同都未能簽訂。在6月初,項目包工頭拿出“工程勞務合同書”,他們發現,本來約定得每個月生活費1萬元成了1000元,還要求他們“需要等到項目結束才能回國,不可以中途或者提前回國”。
也就是說,哪怕干滿6個月,也無法回家。于是他們決定不簽署合同,幾人有了回國得念頭。
項目甲方某龍鎳業11月接受大河報采訪時稱,這些人員屬于外包公司,與其無關。而外包公司榮誠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一陸姓負責人則稱,5名工人在說謊。感謝提出可提供相關證據做出具體解釋,該負責人表示現在不想具體說,沒有提供任何證據。
介紹幾人一起去印尼得工友則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來之前并不知道這里得情況,和他們5人一起去印尼得工友還有22個,所承諾得工資得確沒有兌現,很多人被降低了工資。但承諾得生活費自己收到了。工期說得6個月現在已經沒有期限。大家都想回國。
該工友表示,某龍鎳業在當地項目有三期,大約有二三十個外包隊,粗略估計有華夏工人三四千人。
工作環境
多名在印尼工作過得工人說,他們前往印尼該工廠工作,辦得都是商務簽證,沒有合法工作身份,無法獲得印尼當地法律得保護。
他們想回國,卻需要等公司“安排名額”,有得外包隊活兒少,工人就閑著等,等三四個月得也有。如果罷工或者鬧事,公司會派他們聘請得保安把人帶走控制起來,所以不敢鬧事。
工人們稱,工地醫療條件很差。“平常感冒都是拿點藥片,針劑都沒有,外出看病也很麻煩,需要開出門證,找翻譯,到醫院起碼需要三個多小時,如果有疾病會耽誤。”
大河報感謝得知,7月底,56歲得江蘇勞工張廣永在印尼這座工廠里死亡,公司告訴他國內得兒子張超,是由于糖尿病搶救無效死亡,而張超懷疑,父親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沒有得到及時救助而死。父親得真實死因和遺體去向成謎,張超至今走在尋找真相得路上。11月初,張超父親印尼打工死亡得故事被國內多家報道。
居住環境
● 鋌而走險,偷渡鄰國被抓
6月11號,魏鵬杰等人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
這之前,他們得護照在3月份抵達印尼做核酸檢測時被統一收走,之后護照再沒回到自己手里。工業園區門口有內保持槍把守,需要相關部門得便條才可以走出工業園區。
他們得家屬曾向華夏駐印尼大使館尋求領事協助,家屬說,華夏駐印尼大使館立即給該公司發了信函,向其施壓。魏鵬杰等人在求助信中說,收到大使館信函后,老板向他們發火,工人們害怕,只好買了水果和煙向其鞠躬道歉。老板告訴他們,回國需要交7.5萬人民幣得費用。
場面陷入僵局。這時,某龍鎳業公司旗下另一個外包公司得老板找到他們,說5萬就可以回國了,還幫助他們聯系退護照事宜。
他們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提出愿意支付這5萬塊。國內得家人們通過借貸湊齊了錢,支付了共計25萬得回國款,他們便一直在等護照,做夢都想快點回國。
工人張強得妻子王蘭說,當時他們打電話回來時信誓旦旦,家人心中都充滿了希望。然而他們在肯達里等了七八天,每天在詢問護照在哪里,沒有音訊。在等待得時間里,他們每天給家里打電話,精神越來越焦慮,他們每天只能吃方便面,無法走出廠外,不會說任何外語。
隨后,他們又被告知需要再交2萬元才能回國。回家得希望更渺茫了。于是他們向社會發送了求救信,通過自“印尼那些事兒”發布在上。求救信得支持中,5人每人舉著一張紙,上面寫著“我在肯達里,我想回家”。
求救信發出后,他們迅速得到了華夏駐印尼大使館和其他社會各界得幫助。隨后,他們收到了“回國款”得退款,25萬元扣除生活費,退了23.5萬元。
國內得親人們曾聽他們說,有人告訴他們可以通過蛇頭組織(即“偷渡”組織者)將他們送回華夏。親人們極力阻止,勸他們找正規途徑回國。
然而,9月19日凌晨,5人中有人向家屬發了一個在馬來西亞邊境得地圖截圖,隨后失聯。
家屬后來得知,在認為不可能拿到護照得情況下,幾人聽信了蛇頭得話,交了一萬多元,選擇花錢碰運氣偷渡至馬來西亞,卻不料被守在岸邊得馬來警方抓捕。
所吃食物
● 大使館已接到申請,買到機票即可回國
除了魏鵬杰外,被馬來西亞警方抓住得另外4人是來自安陽和漯河兩地得工人田明鑫、張強、郭培陽和張振杰。
據報道,馬來西亞步兵第三師總部在一份聲明中披露,當地時間9月19日深夜,被捕得偷渡人員共有15人,包括5名華夏籍男子、5名印尼籍男子和5名印尼籍婦女。觀察人員首先發現可疑船只,于夜里11時30分進行突襲,逮捕了15名據信藏匿在賈蘭丹瓊巴勞海灘得非法偷渡者。
這個境況讓王蘭非常震驚,她說,這是丈夫打工十幾年里第壹次遇見這種事。“有得人會說我們活該,當初為什么要讓他們出去。他們出去打工得目得和所有人一樣,就是掙點錢回家過日子。而且當時他們出國時說是熟人介紹得,印尼確實也有這家工廠還是大企業,他們也不是第壹次出國。”
感謝注意到,華夏勞工已經多次因非法移民身份被印尼執法機構逮捕。在2016年末,印尼移民局拘禁了19名在某龍鎳業從事普工工作得華夏勞工。蕞引起轟動得是印尼空軍逮捕了5名在雅加達哈林機場修建雅萬高鐵得華夏工人。
事件發生后,有關方面也在斡旋解決。11月初,幾名工人在馬來西亞得14天隔離期過去,在馬來西亞移民局等候回家。華夏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工作人員透露,收到幾位工人遣返回國得申請后,國內調查核實身份后即可回國。
11月14日,張婭杰表示,大使館得手續已經走完,眼下,買到機票就能回國。
大河新聞 感謝:李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