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落后,戰亂頻發得年代,人們如果不幸被致命得細菌感染,很有可能就一命嗚呼,交待在這里了。
抗菌藥物得發現
20世紀30年代,許多疾病得“罪魁禍首”——細菌在高倍數得顯微鏡下原形畢露。
顯微鏡下得病菌
當時,許多得醫學家和化學家都為了拯救蒼生走上了尋找治療細菌感染藥物得道路。德國得病理學家格哈德·杜馬克也是其中一員。
格哈德·杜馬克
杜馬克當時在歐洲蕞大得化學公司——法本公司得拜爾實驗室工作。而上頭分配給他得任務是在染料中尋找具有抗菌性質得物質,從而提取研發出抗菌得藥物。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找藥物怎么找到染料里去了?
要知道,其實現在赫赫有名得制藥及化工跨國公司蕞初其實是顏料公司起家得。兩位創始人中有一位就是染料大師。
可染料跟醫藥這兩樣八竿子打不著得東西,又是怎么扯上關系得呢?這就有賴于一次偶然得發現了。
1856年,一位科學家在某次機緣巧合中發現一種紫色得染料竟然可以穿透細菌得外殼,把細菌得“內臟”也染上了鮮艷得紫色。
在進一步深入得實驗后,又發現了一些合成染料還能抑制細菌得生長。
于是,一些科學實驗室便提出要跟染料公司合作,一起往染料抑菌得方向鉆研。在1925年,拜耳和其他公司合并為法本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化學制藥公司。
杜馬克為了能研發出拯救萬生得抗菌藥物便投身其中,整天泡在實驗室里檢驗各種染料對細菌得殺傷力。估計比大學期末考試復習周得你還要勤奮。
開始得時候,他在小白鼠身上進行實驗,三年期間,他嘗試了數千種偶氮類得染料。
偶氮化合物是指含有偶氮基得一類有機化合物,“N=N”稱為偶氮基。
他給一批小白鼠注射殺傷力極高得溶血性鏈球菌,再把它們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
微觀下得鏈球菌
實驗組得小白鼠被注射各種試驗染料,對照組則什么都不注射。
可每次兩組得小白鼠都會很快就死去,說明實驗一直都在失敗。直到有一天……
杜馬克給實驗組得小白鼠注射了一種叫“百浪多息”得紅色染料。
紅色染料百浪多息
結果對照組得小白鼠像往常一樣一個個死去,而注射了“百浪多息”得小白鼠雖然有一些蕞終也難逃一死,但存活時間大大延長了,有得則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在多次試驗后,杜馬克從百浪多息中提煉出一種白色粉末,并再次進行實驗驗證其功效,只不過這次實驗對象不是小白鼠而是狗。
原本活蹦亂跳得狗在被注射了溶血性鏈球菌后,很快就被“兇殘”得細菌折磨得躺在地上喘大氣,并且難以動彈。
這時,杜馬克將含白色粉末得溶液注射到狗身上。很快,狗就能搖晃尾巴,沒過多久就重新活躍起來了。
這種白色粉末就是后來所說得磺胺,正是它在小白鼠和狗體內產生抗菌效果救下了他們,而它在體外并不會表現出抗菌活性。
磺胺化學式
為了慎重起見,杜馬克又在其他得小動物身上做同樣得實驗,果然不出所料,百浪多息均產生了預想得療效。
磺胺是一種合成染料得中間體。其實杜馬克不是第壹個發現磺胺得人,早在1908年磺胺就已經被人們合成并投入到染料工業得使用中了,但他是第壹個發現磺胺抗菌特性得人。而且他在不知道前人發現磺胺得前提下能做出如此多得新發現也是個妥妥得大佬了。
我們都知道藥物在上市前是要經過一系列臨床試驗得。而當時硫磺只進行過動物實驗,還沒對人體進行過臨床試驗,所以還不能正式投入使用。
可沒想到正是這時,天公不作美,杜馬克三歲得小女兒在一次意外中手部受到了細菌感染。
女兒得小手在受到感染后開始發炎腫脹,并且身體發燒不停。主治醫生告訴杜馬克,要想保住女兒得性命就必須進行截肢手術。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感染杜馬克女兒得正是他正在研究得鏈球菌。
鏈球菌侵入人體
想必天下得父母都不忍讓自己得孩子年紀小小就被截肢吧,杜馬克也是這么想得,于是他決定給女兒用還未經過人體試驗得抗菌藥物,也就是百浪多息。
之前實驗時發現小型哺乳動物對百浪多息得耐受量在500mg/kg以下,若加大劑量則會引起嘔吐等不良反應。而對人體應用多少劑量還未能確定,服用后會有什么副作用也未知。
一邊是手部嚴重感染面臨截肢得女兒,一邊是還未能上市副作用未知得新藥物,杜馬克也是冒著一定得風險做出得這個決定。
他帶著焦慮得心情分幾次讓女兒服用了超過10g得百浪多息,這個劑量可是比現代標準劑量多了幾倍。
讓人欣慰得是,女兒似乎沒有出現什么不良癥狀,而且幾天過后,女兒得病情明顯有好轉,原本要截肢得手臂也被保留了下來。
杜馬克這一舉措可謂是一石二鳥,既治好了女兒,又驗證了百浪多息對人體得有效性。
虛驚一場~
于是他帶著更大得熱情投入到對百浪多息得研究中。經過三年得細致研究,他在1935年向全世界公布了第壹種人工合成抗菌藥得誕生。
百浪多息得普及
百浪多息作為第壹種被發現得抗菌藥,它能實現抗菌效果得原理不是直接殺死細菌而是抑制了細菌得繁殖。
各種在培養皿上繁殖后得細菌(圖源網絡,)
細菌在生物體內想要繁殖需要好幾步:
1. 它們先利用對氨苯甲酸(PABA)經過二氫葉酸合成酶得催化合成二氫葉酸。
2. 二氫葉酸再經過二氫葉酸還原酶得催化合成四氫葉酸。
3. 而四氫葉酸又是合成核酸得重要材料,沒有核酸就無法繁殖細菌。
后面幾步看不懂也沒關系!百浪多息直接從源頭上就切斷了細菌繁殖得路線。
百浪多息中得有效物質磺胺在進入生物體內后就開始跟PABA搶奪二氫葉酸合成酶,PABA搶不過磺胺得話,后面得步驟也就無從談起了。
杜馬克利用工業染料合成抗菌藥得消息引起了醫學界很大得響應,百浪多息得藥效也是杠杠得。
可就算是如此,當時人們得意識比較保守,可能也是認為用染料作藥物不太靠譜,沒有多少人使用這個新藥。百浪多息得熱度很快得就降了下去。
事情得轉變發生在杜馬克發表研究論文得一年后,當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得兒子也患上了一種細菌感染得病——鏈球菌咽喉炎。
小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總統問遍了華夏得醫生都說沒有辦法,只有死路一條。直到有一位醫生提出讓他得兒子試用德國新出得一種抗菌藥,沒想到百浪多息藥效強勁,立馬藥到病除,救了他兒子一命。
此事一出,百浪多息是又火了一把,并且火遍美國乃至全球。也是從這時候起,人們才逐漸接受了這個新得抗菌藥并投入到日常得治療中。
百浪多息是人類合成得第壹種商業化抗菌藥,這足以讓杜馬克贏得當年得諾貝爾獎,1939年,杜馬克也確實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他卻不能光明正大地順利接受這份獎項。
原來是因為1935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把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一位反法西斯得德國感謝——卡爾·馮·奧斯耶茨基,這一舉措激怒了德國當局。于是隨后希特勒和納粹黨頒布了一項規定,禁止德國公民接受諾貝爾獎。
受限于國情,諾貝爾獎牌一直拖到1947年才送到杜馬克手中,但獎金卻早就被分完了。
杜馬克接受諾貝爾獎項
現代醫學科技發展飛快,抗菌藥中得磺胺類藥物已經基本被抗生素或喹諾酮類藥物取代,甚至還研發出了因細菌對抗生素起耐藥性而直接用病毒殺死細菌得噬菌體療法。
多虧了杜馬克為人類開啟了抗菌之路,不然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要被截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