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紀宗玉 顏慧智 感謝 郭健
田間地頭草木黃,生態棚里秧苗綠。初冬時節,在肥城中持十方生物綠色生態園里,西紅柿纏繞藤蔓,茄子油亮惹眼,菜椒青翠欲滴,一派生機勃勃得景象。在大棚得邊緣,有兩個黑色得管道,而且排列有很多分流得小管,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員工杜洽民釋疑解惑,進來得這兩根管子,分別用滴灌得方式接到每一個菜壟上,一根用滴管澆水,一根用滴灌施肥,所有得有機肥料都是自己生產通過管道打過來得。
在杜洽民得指引下,感謝順著管道,繞過水肥一體化設備,來到了一個大池子跟前,在這里找到了沼液得
“現在看到是沼液儲存池,它里面得沼液是我們企業轉化有機廢棄物產生得一種產品,沼液儲存池占地面積1萬平方左右,能灌溉8000多畝農田。”肥城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商務助理武文晨介紹,沼液儲存池采用雙膜覆蓋,底下一層膜是防滲膜,保護地下水源和環境,上面是個反光膜,可以防止陽光曬化和雨水進入。
據了解,中持十方生物有限公司通過利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有機廢棄物,變廢為寶,生產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料,用于能源供應和種植需求,實現了生態循環。
武文晨介紹,企業每天進料200余噸進行厭氧反應,可產生一萬方得沼氣,通過膜提純技術產生5000方得生物天然氣,為公司帶來4000余萬元得效益,為周邊提供60個就業崗位。
為實現有機廢棄物協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肥城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與肥城近100家規模以上養殖場簽訂畜禽糞污收運合同,成立可以糞污收集運輸車隊,采用分散收集、統一運送得方式,保證運輸過程中不產生撒漏,不造成環保、防疫、安全問題。
“之前處理雞糞需要人工,一鏟子一鏟子往小料車里裝,半天時間才裝一車,采用得是蕞傳統得發酵方式,現在好多了,直接裝到環保車里,省事省力而且特別得環保。”泰安市立華畜禽有限公司張里種雞場場長徐榮恩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日收運、處理廢棄物200噸,糞便100噸,餐廚垃圾20噸,秸稈50噸,經過無害化處理,產生得有機肥通過水肥一體化系統輸送到周邊種植基地,不僅解決了畜禽養殖產生污染物和植物廢棄物難以處理得問題,而且提高了企業效益,從而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無廢棄物排放,持續發展得生態循環鏈圈。
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于農業生產,通過培育和完善生態循環產業鏈,逐步實現農業生產過程得清潔化、資源化和產品得無害化,肥城打造“現代農業先行區”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王莊鎮東孔村,只因引進一項技術建起一個項目,撬動了一個特色產業得發展。
東孔村位于肥城10萬畝“兩菜一糧”(春土豆、秋玉米、冬白菜)種植區得腹地,每年產生大量得土豆秧、玉米秸稈、白菜幫等農業廢棄物,盡管作了處理,但也存在污染土地、堵塞道路等問題。
而且東孔村群眾有手工加工純綠豆粉皮得傳統,具有400多年得歷史,“孔莊粉皮”制作技藝被列入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被China工商總局確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全村有200余戶群眾從事粉皮加工生產,是群眾增收得特色產業,但粉皮加工產生得廢料廢水也有一定污染。
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進駐東孔村后,經過走訪調研,將生產廢棄物處理作為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得切入點,多方考察,反復論證,在駐泰安市總聯絡員和肥城工作總隊得幫助下,今年8月,東孔村與濟南勁牛肥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整合幫扶資金,上馬實施了農業廢棄物和廢水資源化綜合治理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依托微生物技術,對農村秸稈、家畜糞便、生活污水等有機廢棄物進行資源化綜合治理,2-3天即可分解,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后能轉化為有機肥料,用于農業生產,年可生產微生物肥料1萬噸,年收益近400萬元。
而在山東農大肥業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有序地進行著腐植酸等系列新型肥料得生產,以往被廢棄得原料在這里搖身一變,成了生產化肥得綠色原料。
“企業對廢棄得礦源腐植酸,高爐水渣,鉀長石尾礦,工業廢棄糠醛渣等綠色原料進行重新利用,綜合利用率超過20%。”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邱翠花介紹說。
山東農大肥業還自主創新了腐植酸在線活化技術,開展資源集約型生產工藝流程,建立起腐植酸行業首創得腐植酸肥料在線活化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物質、能源、工藝參數得“三維統一”,使腐植酸肥料生產過程中能耗降低了70%,單位能耗產出率增加了21%,實現了腐植酸綠色肥料得低成本規模化生產。
據邱翠花介紹,與普通肥料相比,山東農大肥業公司活性腐植酸肥畝均用量減少15%,產量仍可提升5%,近三年不錯達到151.77萬噸,相當于減施化肥26.78萬噸。
找感謝、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APP或搜索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感謝在線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