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5.0是未來網絡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國已在構建新型網絡架構方面展開了深入探索。
“網絡5.0只有在共識基礎上才能往前推進。”在舉辦的“2021年網絡5.0峰會”上,網絡5.0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技術工作委員會主任,華夏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蔣林濤在主旨報告中指出。通信世界全媒體專訪了蔣林濤,針對網絡5.0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網絡5.0在共識基礎上才能推進發展
網絡3.0是分組交換面向連接技術,俗稱ATM;網絡4.0也是連接技術,俗稱IP。那么,網絡5.0與前幾代有什么區別?蔣林濤認為網絡5.0是在兼容和覆蓋當前IP網絡能力的基礎上,增加可信安全、確定性、靈活可定義、泛在移動性、網絡空間主權等內生能力,打造新型網絡協議體系。
2018年6月,網絡5.0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并先后在網絡5.0架構、創新協議、確定性網絡、內生安全可信、自組織網絡、算力網絡、新組播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目前,網絡5.0蕞大的難點是‘取得共識’。現階段,網絡5.0聯盟工作工程基本上均有共識。”蔣林濤在專訪中表示。據介紹,網絡5.0聯盟對下一代網絡演進思路已達成共識,提出“以網絡為中心、能力內生”的核心設計理念。“但關鍵的問題是第五代到底要做哪些事情?目前這是沒有達成共識的。”
在傳統互聯網下,網絡能力是缺位的,終端能力是越位的。從第四代來看,網絡安全能力是嚴重缺位的。目前,從網絡來說真正有效的手段就是輕載,但是輕載對以后發展影響很大,因為輕載是難以持續。不僅如此,從生活互聯網走向產業互聯網后,缺位也在逐漸變多。“ 從目前來說我是比較有信心。網絡能力要內生,而不是外加。”蔣林濤介紹道。
網絡5.0的四大發展場景
網絡5.0全局有哪些技術呢?在峰會現場,蔣林濤向大家展示了一張PPT概述圖。“你們發現這張片子和網絡4.0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后面加了對等互聯,其他完全一樣,也就是說IP網的初心網絡5.0不變。”他笑著向大家介紹道。“所謂對等互聯,就是我們希望以后網絡之間是彼此對等的。”
據介紹,網絡5.0目前確定了四大應用場景:第五代移動通信(5G)的端到端承載、產業互聯網的廣域承載、ICT基礎設施中的數據網和全息通信的承載網。蔣林濤重點講解了ICT基礎設施場景。他表示,通信行業大多都在研究CT,而對于IT基礎設施似乎不太理解,網絡5.0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廣泛互聯的IT基礎設施,將現有的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全部打通,從而改變現有云平臺之間無法廣泛連接的“孤島”現象。只有將現有云平臺全面打通,才能將計算、存儲、軟件、平臺等資源全方位整合成強大的IT基礎設施。
網絡5.0的真正挑戰仍來自于共識
“現在網絡5.0相關標準立項進展如何?在CCIC主導下,如果未來國內定下來,國外會不會受到阻力?”通信世界全媒體在專訪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網絡5.0內循環首先是內部先做,但內部做并不影響外面。”蔣林濤回答道。目前,網絡5.0標準立項還是以內循環為主。據介紹,CCIC對網絡5.0目前有一個大的調整,即支持團體標準。就在今年,網絡5.0會出現一整套標準且都會成為CCIC標準。“團體標準如果合適的話逐步升格。首先還是以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是蕞完成的標準體系,這里面有很多東西變成行業標準,甚至國際標準。”對此,蔣林濤作出了進一步的解釋。
談及網絡5.0的挑戰,蔣林濤表示真正挑戰仍來自于共識,完全達成一個共識其實是很難的。據悉,目前共分為兩大門派。一方是支持IP標準,另一方是希望修改IP要標準。蔣林濤表示如果要求所有技術都是一樣的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標準進程之中不斷磨合、不斷進展、不斷取得共識,才有希望推動網絡5.0進一步發展。
:劉啟誠 王禹蓉
責編/版式:沈新竹
校對:舒文瓊
審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點擊上圖參與評選↑
↑點擊上圖報名參會↑
↑點擊上圖報名參會↑
:劉啟誠 王禹蓉
責編/版式:范范
校對:舒文瓊
審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