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從歷史數據看,“雙節”前后申萬一級交通運輸行業往往表現較好。
今年9月份以來截至9月17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超1萬億元,期間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98%。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行業指數期間累計上漲5.41%,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5,位列公用事業、化工、采掘和傳媒之后,強勢凸顯。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孫恩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已開始逐漸恢復,尤其是華夏疫情蕞早得到控制,貿易訂單紛紛回流華夏,從而帶動了港口、物流、航運等方面需求的回暖。‘雙節’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帶來港口、物流、航運和機場等需求的增長。”
業績方面,從中報數據來看,渤海輪渡、福建高速、粵高速A、中遠海控、深高速等8家公司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000%以上;楚天高速、廈門空港、*ST德新、寧波海運、連云港、飛力達、長航鳳凰、原尚股份、華鵬飛、皖通高速等43家公司中報凈利潤也均實現同比增長百分百以上;從三季度業績預告看,僅有2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怡亞通實現了業績預喜。
資金流向方面,共有22只個股9月份以來累計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其中,中鐵特貨、招商輪船、德邦股份、遠大控股、申通快遞等8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在1000萬元以上,合計吸金6.79億元;此外,連云港、瑞茂通、暢聯股份、東方嘉盛、中谷物流、重慶港九、錦江在線等7只個股期間累計均受到1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說:“2020年高峰出現在9月中旬,目前看國內客流同比增速已基本恢復。但根據歷年經驗,交通運輸行業在雙節后極有可能迎來一輪小高潮,投資者可以給予關注。”
那么,歷年雙節后的10月份交通運輸板塊市場行情如何?據同花順數據統計,自2000年11月份以來,交通運輸板塊指數在10月份共出現6次上漲和4次下跌,其中實現上漲的年份分別為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
劉巖表示,“雖然‘雙節’會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一部分行業的關注度,帶動短期業績表現,但投資者還應該考慮這些行業受疫情影響的整體復蘇程度以及國內實體經濟的宏觀指數表現,來決定是否值得提前買入。”
孫恩祥認為,可以肯定的是,交通運輸行業蕞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未來行業景氣度逐漸回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