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涂料人聽得最多的一個詞或許是“漲價”、“漲價”、“漲價”。
從年初到現在,原材料價格已經過持續幾輪大幅上漲,推動了涂料行業的多輪漲價潮。進入2021年下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勢頭依然絲毫衰減,受原材料漲價影響各涂料企業生產成本在短期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成本壓力繼續加大。
從消息上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各大涂料龍頭企業都宣布了產品漲價的情況,立邦、PPG、都芳、嘉寶莉、宣偉、三棵樹、巴斯夫等均采取了不一的漲價調整,并表示下半年仍會根據市場環境做出相應的價格調整。
目前,我國涂料行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上游供應商一般為原材料供應,由于原材料在成本占比較大,價格對涂料影響較大。受漲價潮影響,許多涂料企業的產品出貨量持續下跌,不管廠家還是商家,都在喊著“活下去”。據全國企業破產重組案件信息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已有數百家涂料企業申請破產。但也有部分企業依然表現出色,業績逆勢增長。
如此市場環境下,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企業尚且過得如此艱難,那下游的經銷商又是怎么應對這個市場的,他們又過得怎么樣?
云南某涂料工廠負責人林先生:
除了要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現在還要面臨環保督查,雙重壓力下,工廠限產停產,訂單無法完成,賠錢虧本,工人下崗,誰來為我們的損失買單?誰來養活我們和工人?西北風喝得想死的心都有了。
江門郭先生:
不敢大量進貨也不敢大批量接單,原材料一天一個價格,今天接的單,可能明天原材料的價格就變了,外加下游客戶結款不是很及時,我們資金非常有限。
江蘇宜春辛先生:
2020年6月加盟久諾代理商,一年時間開了11家門店,年銷售額去到700、800萬。去年6月份還創建了一家涂裝公司,主打內外墻施工,30多人的施工團隊,營業額一年能去到500、600萬。
湖南長沙李先生:
目前長沙的真石漆價格太便宜了,40多元/平方都有人做。如今的市場競爭壓力大,價格混亂,大品牌壓價厲害,工程市場也難做,好點價格雙包能做到60元/平方。我們現在做的項目一般都是53元-60元/平方,含稅的做到58元,開票是13個點。一年下來我們的工程銷量大概只能做到幾百萬。
湖南岳陽陳先生:
品牌做的比較雜,家裝漆做的一般,工業漆還行,年銷量大概500-600萬。今年上半年接單量還可以,下半年受漲價潮影響業績有所縮減。平時家庭和工作兩手抓,有時候忙得廢寢忘食,也不知道餓是什么滋味,希望今年下半年市場能平穩發展。
福建廈門田先生:
從事涂料行業十年之久,目前公司發展方向:施工培訓+涂裝服務+通用產品,這樣也才得以有幸生存下來。
山東臨沂胡先生:
從業十多年,近幾年一直以家具漆為主,17年注冊了自己的品牌,但在推廣上做得不夠好,這幾年家具漆的市場受到沖擊,也就沒有堅持推廣自己品牌了,目前主要專注做好某個品牌的家具漆,廠家做的宣傳也有一定的幫助,品牌推廣的問題不大,但整個家具漆市場環境不好。
湖南永州唐先生:
之前代理了近10年的某品牌涂料,因為廠家老板的突然離世,導致公司倒閉。現在以藝術涂料為主,這兩年生意越來越差,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則受漲價潮的沖擊。
這是部分涂企、經銷商的市場之聲,有人苦不堪言,有人逆境發力。
今年開年以來,樹脂、鈦白粉、乳液、助劑、顏料等與涂料行業息息相關的大宗原材料接連出現多輪價格上漲現象,不僅漲價幅度大而且持續時間長。迫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眾多涂料企業不得不通過上調銷售價格,來緩沖經營成本壓力。
于是,市場被迫進入大洗牌。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涂料行業仍處于落后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不規范的欠成熟階段,整體呈現“大行業、小企業”的格局。
前有疫情沖擊、各種漲價潮,后又遭受行業洗牌。面對當下復雜市場形勢,眾涂企、經銷商也感到十分焦慮: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面前,如何帶領企業前行?如何把握突圍之路?
據統計,2017年我國涂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峰值,總計2057家。近年來,中國涂料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雖然有減少,但基本都在1900家的規模以上。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涂料企業數量為1968家。2020年全國1968家規模以上涂料企業實現總產量2459.1萬噸,同比增長2.6%。
2020年全球涂料總產量約為9350萬噸,中國涂料產量占全球涂料產量的26.3%,全球超過兩成的涂料在中國生產。
2021年,中國產量規模有望突破2580萬噸。
2025年,涂料行業總產值預計增長到3700億元左右;產量按年均4%增長計算,到2025年,涂料行業總產量預計增長到3000萬噸左右。
從整體來看,這個市場體量還是很大的。但從行業細分領域來看,這里面發展的量就良莠不齊了,細分領域仍較為分散,總體來說仍具有潛在而龐大的市場需求。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各大企業、經銷商伺機而上,抓住市場機遇,隨機應變,工業涂料便是其中突破口之一。
近年來,立邦、三棵樹、亞士、東方雨虹、嘉寶莉、巴德士等企業紛紛在建筑涂料領域發力,加大投資擴充產能,海虹老人、樂化漆業、華豹新材、德威涂料、信和新材、柏枝新材、麥加涂料、七維新材、云湖新材、高正新材、深賽爾等一大批企業也正在加速工業涂料領域的擴張,這些重點的工業涂料投資項目近年來明顯增多。
去年,全球知名涂料生產商海虹老人在華投資落地了兩大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8億元。
一是位于張家港的年產10.5萬噸高性能船舶涂料、年產7.5萬噸高性能工業涂料及年產2萬噸水性涂料項目;另一個是位于煙臺的年產10.2萬噸環保型涂料搬遷改造項目。
樂化集團計劃總投資25億元新建年產100萬噸高固體分涂料、水性環保涂料、環境友好型高檔涂料產業園項目。
今年6月,國內最大集裝箱涂料企業德威涂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戶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水性環保涂料、無溶劑涂料、高固含環保涂料生產線及建設德威涂料研發中心。
其他品牌在市場戰略的定位與發力也不遑多讓,工業涂料投資項目更是重點發力方向。
立邦年產9.3萬噸汽車涂料生產線及7萬噸樹脂生產線項目;邦格恩年產55萬噸汽車涂料項目;麥加芯彩新材料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年產7萬噸高性能涂料項目;柏枝新材年產5萬噸水性涂料、3萬噸高固體分環保工業涂料、5萬噸粉末涂料、2萬噸原子灰建設項目;高正新材年產14.5萬噸環保高性能涂料項目;七維新材年產20萬噸高性能水性高端裝備涂層材料項目;齊魯漆業年產20萬噸金屬基材防腐涂料項目;深賽爾年產10萬噸水性工業涂料/高固體分涂料和年產4萬噸水性樹脂項目······
在工業涂料選擇上,占比不到15%的水性涂料將大有可為。在環保政策越來越嚴苛以及“碳中和”大戰略的背景下,工業涂料環?;厔荼厝患铀?,水性涂料、高固體分涂料、紫外光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無溶劑型涂料等將會逐步替代油性漆,這個替代過程中勢必會孕育著眾多市場機會。
每個時代都有著相對應的時代契機,工業涂料正是當下的一個發展契機。
當前,我國工業涂料正呈現出產品和技術加速迭代升級、環保產品加速替代油性漆、高端市場加速擴容、高端市場國產化替代加快等趨勢,這為企業帶來了眾多市場發展機會。
如何才能抓住這場機遇,進而乘風破浪呢?
緊跟市場,自我進化才是應對市場的良方。
在這個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依賴信息不對等賺差價的幻想,顯然已經不現實了。圍繞“銷量、價格、成本、費用”部署管理組合拳,推動降本增效;此外便是技術革新。
隨著市場的快速蝶變,對產品和技術的要求也將會越來越高,而市場需求的不斷升級,也必定新一輪行業大洗牌。誰的產品技術含量高,產品滿足甚至超越市場用戶需求,誰就會贏得市場機會。如果產品和技術創新升級速度跟不上市場需求則會被淘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涂料工業市場規模為3106.02億元,涂料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2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十三五”期間,排除2017年利潤增速呈V型變化影響,總體增長趨勢與國家GDP增長趨勢吻合,行業由中高增速轉入中低增速平穩增長。未來,工業涂料市場仍大有可為。
一句話,打鐵還要自身硬。企業既要有緊跟市場的戰略眼光,又要有不斷升級的創新科研技術。戰斗吧!涂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