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開學啦。這個學年,愛哲大家庭新加入了老師和學生,第一次有了初中部。
開學典禮年年都有,在今年的開學典禮上,總策劃楊老師在介紹尋寶規則的時候,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我們要以終為始”。
或許在座的孩子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而對于愛哲的老師們來說,一場有儀式感的開學典禮,絕不僅是一場熱鬧不留痕的活動——愛哲所有的教學和活動設計都是以終為始,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設計的目的,從“確定預期結果”“確定評估證據”“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來建構方案,將設計目標貫穿在教學、活動和教學空間之中,深入到學生成長體驗的每一刻。
01
“連結”是首要關鍵詞
開學典禮的設計,也是愛哲教師暑假PD的一部分,在頭腦風暴之后,老師們決定用“闖關尋寶”的方式開啟新的一個學年。
▲愛哲老師在暑期教師PD的工作坊中
于是,在開學的這一天,孩子們先在班級進行“破冰”,建立情感鏈接,結識新的老師和孩子,感受愛哲的氣質;隨后,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K-G7一共8個班級)都要師生共設三個階梯難度的任務,同時“打卡”12處(打卡7個班級和5個功能教室,本班的任務不用打卡)拿到12條尋寶線索拼出“藏寶圖”或者找到通關線索,最終找到班牌的藏身之處,全班一起和校長拍一張頗有儀式感的合影。
▲破冰、連結
開學典禮作為每一個學年的開始,首要的意義,就是用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活動,讓每一位孩子和老師迅速打成一片,讓經歷了一個暑假的孩子們重新學到校園時,能重溫校園的愛和溫暖,用飽滿的熱情和期待迎接新一學年的學習和生活。“連結”無疑是第一個關鍵詞。當孩子們費盡周折終于找到班牌,和校長以及全班師生合影的那一刻,也完成了一個和學校進行情感與責任的傳遞。
在活動中,既有8個班級、5個功能教室的師生共設的39個不同的任務,又有老師們設計的8種風格不同的藏寶圖尋寶線索。老師們在其中充分合作,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師生們也在設計的過程中增進了了解。
▲在馬校長歡迎孩子們返校之后,楊老師介紹闖關尋寶活動的規則。
“對于新孩子們而言,愛哲是個全新的教育空間,新老生之間彼此也不熟悉。孩子們在本次闖關活動中,會“打卡”愛哲所有的年級教室和藝術教室、閱覽室、餐廳、活動室、戲劇教室等功能空間,本身就是一個體驗、熟悉環境的過程。”楊老師介紹:“而闖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和每個班的老師和孩子們充分交流、碰撞,能夠短時間內快速了解到每一位老師和同學。”
一場典禮下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與人的關系隨之流動了起來,這也為日后的教學管理和溝通交流構建了良好的根基。
02
學生為中心的學習+
教師搭建的腳手架
要讓各個年級的孩子們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三個難度階梯的闖關游戲絕非易事,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老師們事前也充分討論了這一點,確認了高年級學生的闖關任務設計以學生為主導,低年級學生的闖關任務設計老師則給予更多的引導和支持,當學生設計任務失敗時,老師能夠隨時頂上,拿出充足的備用方案。
在五年級的教室,學生們分成三組分別進行K-G2、G3-G5、G6-G7的闖關任務設計。他們為低年級的孩子們設計了符合其認知的“數教室里的綠植”“數牙齒”“你畫我猜”的任務,為中年級的孩子們設計了數學計算的題目。對于高年級的孩子來說,玩魔方是“流行標配”之一,五年級的孩子們為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設計了魔方的闖關任務。
▲五年級的孩子們,為全校同學設計了三套不同難度階梯的活動
“低年級的孩子們玩‘你畫我猜’的時候,不用太較真相似度;數牙齒的時候,要提醒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們注意衛生;二年級的孩子可能還不熟悉三位數乘以一位數這樣的乘法……”在設計任務過程中,五年級的班主任史老師一直在適時給予孩子們反饋和腳手架。
即便是小小的K年級,也在活動設計背后注入了深意。K班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為低年級的孩子們設計了“投壺”活動。據K班主班老師清介紹,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中國傳統禮儀和宴飲游戲,投壺禮來自于射禮。“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投壺這樣定向投擲的游戲方式,規則簡單,并能充分鍛煉幼兒手眼協調能力。我們利用班級可選用的材料,進行了游戲重組。”
羅羅老師帶著一年級的孩子們設計任務。“一開始,孩子們提供的任務是數學題,但一年級的孩子們設計數學題有些困難。于是我給孩子們建議了一個思路‘你畫我猜’,并告訴孩子們需要分出任務的不同的難度層次。孩子們決定,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猜葡萄這樣簡單的物品;對于高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們猜一句完整的句子,還可以要求畫畫的筆順。”
“二年級的孩子們在設計任務之前,我先帶著他們做了個頭腦風暴。孩子們最先想到的是腦筋急轉彎,孩子們分享了幾個題目,一起確定了合適的年級。還有孩子們提出字謎、數字和成語等,我們循著這個思路最后設計了腦筋急轉彎、動作疊加和成語接龍三種任務。”二年級班主任董老師介紹。
▲雅琪老師帶著二年級孩子們解密收集齊的尋寶線索
除了設計任務,每個班級的闖關尋寶活動還設計了學生輪流擔任講解員的環節,讓學生在闡釋規則的過程中更深入參與活動。
03
不僅是Make learning fun
除了連結、傳遞情感和責任之外,開學典禮的另外一個目標就是讓孩子們愛上學校、愛上學習——學校是一個比家大一點,讓學生成長的另一個場所。因此,老師們絞盡腦汁設計豐富有趣的尋寶線索,讓孩子們合作闖關,感受各個學科的趣味,重新體驗假期前的學校學習體驗,也為老師們在開學初建立班級文化和開展學習任務打下基礎。
因此,每一條尋寶線索的背后,老師們都在盡可能地make learning fun,背后也都有其教育目的。
▲作為詩文進階老師,池老師為孩子們準備的尋寶活動是認識甲骨文,并按照不同的齡段設計不同的難度。
▲藝術老師瓶子則準備了很多畫像和圖片。低齡段需要在12張關于人物的卡片里,找出哪些是相機拍出來的,哪些是畫出來的,并說出依據。高齡段的孩子則玩”藝術家蹲“(源于蘿卜蹲)的游戲,每個孩子抽選一張帶有藝術家畫像的卡片,孩子們需要記住所抽藝術家的名字,并要記住其他同學抽到的藝術家的名字,當藝術家蹲的游戲開始時,孩子需要在一分鐘內叫到所有藝術家的名字才算闖關成功哦。
▲愛哲的師生可以在休息時間去活動室打乒乓球,體育老師徐老師在活動室設計了乒乓球闖關活動,低年級的孩子投擲乒乓球至筐里,高年級的孩子則需要用球拍發球打倒三個瓶子才算過關。
▲英語教學教研之外,一直在做戲劇探索的Jade老師在戲劇教室為孩子們準備了許多場景主題,孩子們需要用自己的肢體合作展示情境,完成之后,每個班級還得到一張拍立得照片。
▲Ailsa老師在餐廳為孩子們設計了各種難度的,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務,圖為五年級的孩子們胳膊挽著胳膊,合力起身。
▲Lisa同學,設計了一個運狼、羊、狗和卷心菜的燒腦游戲,四年級孩子們經過不斷試錯,終于獲得了尋寶線索。
▲高老師為六年級孩子們設計的12份尋寶線索,其中11份是足球、排球、網球、高爾夫球等各種球類運動,另外一張寫著“這11種球,都不是,現在你知道是什么了嗎?”孩子們立刻想到了每天中午大課間都在玩的籃球,并在籃球場找到了班牌。
▲晴老師為一年級的孩子們設計了尋寶線索。設計思路是要做一個少一塊都找不到的藏寶拼圖,拼圖是被裁成12塊的一朵朵花,線索也藏在拼圖里。最后,孩子們在藝術教室的工作桌下找到了班牌。
▲英語老師Katie為三年級的孩子們設計的尋寶線索由不同顏色、不同類別的英語單詞組成,孩子們按照線索,在閱覽室的書架上找到了班牌。
▲大白老師為四年級孩子準備一份線索說明,說明藏班牌的地點的那句話被拆成了各種單獨的線索,孩子們需要解開字謎、猜字母或者數字之后,再為這些線索排序,最終連成一句話。
▲趙老師為五年級孩子們設計的尋寶線索,老師和家長們也饒有興趣地猜了起來。第一張圖是字條的其中一面,空格處依次是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小、數、點、十分,按此排序之后,孩子們在反面可以根據數字找到相應的第幾行第幾個字,最后解出謎題“圖書館水池下”。
獨特難忘的體驗實在太多,不一一列舉了。在開學典禮之后,老師帶著孩子們在班里布置整理教室、討論班級規則、設立新學期目標,中學部的孩子們還采訪了學校的老師……這個詩意而又忙碌的院子里,一切美好,都在繼續。
一起來愛哲,做敢想、敢創造、敢表達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