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識”?
是當今無數聰明人都想搞清楚的問題。
思考,就是意識嗎?
我們想象一輛自動駕駛的特斯拉。
這輛特斯拉隨時接收、處理外界信息,用各種復雜算法對下一步行動做決策。
我們定義她是AI(人工智能)汽車,因為她確實是會思考、分析;
但她與人有本質區別——AI她沒有意識。
把你送到地方,她并不會高興;
車沒電了,她也不會感覺餓;
車撞了,她也不會感覺疼。
她永遠只是單純做著計算,沒心沒肺地活著,完全沒有感覺。
意識重不重要?這是一個哲學命題。
意識,是目前為止人和機器的本質區別。
機器沒有主觀體驗。
意識給了我們“自我”,給了我們“活著”的感覺。
正因為人有意識,有這種主觀體驗,才有了人權,才有了道德。
如果意識不重要,那么圈禁、虐待、施暴都沒有任何不對——他們身體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只是限制了一下物理運動,過段時間就會一切如常。
這些行為都是犯罪,是因為人有主觀體驗,罪犯給人造成了極大的痛苦。
人的大部分思維、動作、行為都是無意識的。
人的大腦每秒能接受1000萬byte的信息,而人能有意識處理的信息大概只有10-50byte。
我們吃飯如何吞咽,走路如何擺臂……這些行為都是自動化,無意識處理的。
真正有意識的大概只有我們說的話,然而還有很多話都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
人的意識有點像一個CEO,她只負責最重要的問題,簡單的工作都交給機械化的手下去做。
意識到底有什么意義?
在我們追求效率的時候,可能覺得意識是個累贅。
干活就干活,扯什么犢子,念什么詩啊?
然而,所有效率最終歸結于目的,所有目的最終歸結于價值觀,所有價值觀最終歸結于感情,所有感情最終歸結于意識。
有了意識,這個世界才有了好壞,才有了幸福,才有了意義。
不是宇宙給了生命意義,而是我們這些有了意識的生命給了這個宇宙意義。
人類最壞的結局,就是要么人類滅亡,要么就是被沒有意識的僵尸AI取代。
最后留下一個空洞的,毫無意義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