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盛虹”)今天(8月24日)晚間披露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6.90億元,同比增長65.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7億元,同比增長1720.30%。
分行業看,化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2.4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58.92%,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1.49%,石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0.4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19.42% ,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5.03%,熱電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2.74%,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5.66%。
分產品看,DTY實現營業收入51.3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32.71%,FDY實現營業收入15.4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9.86%,POY實現營業收入21.1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13.50%,切片等聚酯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4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2.84%,PTA實現營業收入30.4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19.42%,熱電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2.74%。
東方盛虹解釋稱,報告期內化纖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1.49%,主要系上年同期受疫情影響,銷售受阻。滌綸長絲市場行情較好所致;石化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35.03%,主要系虹港石化新增產能投產所致;熱電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5.66%,主要系上年同期受疫情影響,蒸汽銷售收入減少所致;其他業務主要是貿易業務,主要系貿易業務規模擴大、貿易品種均價上升所致。
西南證券分析師楊暉則認為,滌綸長絲行業屬于周期行業,其下游以紡織服裝、家紡為主,景氣度與庫存周期和出口密切相關,原料端的波動也往往對下游毛利帶來較大影響。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同時原料端PTA大幅波動,侵蝕下游利潤,化纖板塊毛利率下降1.4%至13.43%。2019年上半年,東方盛虹先后注入盛虹煉化和PTA資產,全年業績有所增厚,營收同比增長35%至248.9億元,凈利同比增長90.6%至16.1億元。但高油價疊加貿易戰背景下,化纖板塊毛利率繼續下滑至12.2%,PTA板塊毛利率只有6%。2021年疫情爆發后行業一度跌至谷底,2021年三季度,東方盛虹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80.2%,2021年四季度,紡織外貿訂單回流,化纖行業開始復蘇,春節過后,隨著疫苗推廣,下游預期普遍樂觀,行業景氣度顯著回暖,2021年一季度,東方盛虹產品量價齊升,業績大幅好轉。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盛虹是盛虹控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公司前身為成立于1992年的江蘇吳江盛虹砂洗廠,并于2018年成功重組更名上市;2019年,公司開工建造1600萬噸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并預計于今年建成投產;2021年5月,東方盛虹收購斯爾邦股權,同時旗下子公司虹威化工擬投資POSM及多元醇項目,公司產業鏈得以進一步升級。經過近三十年得發展,公司目前公司已形成以聚酯化纖為根基,“原油煉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纖”的全產業鏈布局。
而2021年上半年,東方盛虹加快推進盛虹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并積極推動各大業務板塊的協同均衡發展,大力拓展上下游一體化先進產能,構建并完善“原油煉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纖”全產業鏈優勢,加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工新材料生產、研發基地,推動公司向世界級的石化企業邁進。
東方盛虹旗下主要化工資產由虹港石化、盛虹煉化、國望高科構成,其我國望高科是公司的聚酯化纖平臺,擁有230萬噸差別化滌綸長絲產能,當前正在擴建25萬噸再生纖維;虹港石化主要從事PTA生產銷售,擁有390萬噸PTA產能;盛虹煉化則是公司的煉化一體化平臺,正在投資建設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677億元,預計將于2021年底投產。煉化裝置下游配套有280萬噸PX、100萬噸乙二醇,可以完全滿足滌綸長絲板塊原料需求,實現從原油到滌綸長絲的一體化生產,從而節省大量銷售、運輸和稅費成本。此外,盛虹煉化一體化裝置還將生產成品油和各類石油化工下游產品。東方盛虹將成為繼恒力石化、榮盛石化之后第三大的民營大煉化企業。
財報顯示,DTY為東方盛虹最大的營收及毛利來源。從營收結構看,2021年,DTY業務營收為90.4億元,占總營收的39.7%,較2019年下降近8個百分點,系貿易收入占比提升影響;POY、FDY和PTA分別占10.9%、9.8%和12.1%;從營收結構的變化趨勢看,2019年起公司開展的PTA業務擠占了聚酯業務的份額。從毛利結構看,2021年,DTY、熱電和FDY分別貢獻了63%、21%和9%的毛利,三者合計達93%。展望2021年,隨著東方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產,公司營收及毛利結構將重構,煉化業務有望在2022年后成為公司最大的業績來源。
國信證券研究員楊林認為,東方盛虹的化纖業務秉承“不搞重復建設、不做常規產品、不采用常規生產技術”思路,根植錯位競爭戰略,主攻超細纖維、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的開發和生產,有效規避常規化纖產品激烈的市場競爭,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資源可再生PTT聚酯、纖維產業鏈,同時是全球領先的全消光系列纖維生產商和細旦差別化纖維生產商。對比相關上市公司的化纖業務,公司高端DTY產能占比較高,化纖業務毛利率在行業中處于前列。
在楊林看來,就滌綸長絲需求端而言,下游主要集中在服裝、家紡和工業絲領域,分別占比為52%、33%和15%,其中紡織服裝行業需求變化情況對滌綸長絲行業需求格局具有重大影響。我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其中外貿市場占比接近一半,內、外需市場對我國服裝生產均具有重要影響。近五年來我國紡織品服裝行業出口整體保持穩定增長,出口額保持在2700億美元以上水平。2021年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額達到2912.1億美元,同比增長9.5%。隨著疫情逐步修復,下游紡織服裝需求將持續向好。
觀察來看,2021年受疫情影響,下游需求萎靡,導致滌綸長絲庫存一路走高。四季度開始,受地產后周期拉動、拉尼娜冷冬預期、印度訂單回流等影響,庫存開始逐步消化,目前滌綸庫存處在底部位置。2021年二季度,滌綸長絲POY、FDY、DTY均價分別為7378、7550、8774元/噸,同比分別上漲39.5%、30.0%、28.5%;環比分別上漲6.8%、7.3%、2.0%。從價差來看,2021年二季度,滌綸長絲POY、FDY、DTY價差分別為1690、1862、3086元/噸,同比分別為增長501.1、增長156.4、增長359.3元/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鑒于上游PTA供給增量遠大于滌綸長絲對PTA需求,因此,楊林認為,產業鏈利潤有望向下游滌綸長絲轉移,而在終端紡織服裝需求持續復蘇背景下,滌綸長絲價格與盈利水平有望維持。
截至第一紡織網今天晚間發稿前,東方盛虹收報27.70元/股,漲幅10.01%,市值1339億元。(第一紡織網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