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阿司匹林作為解熱、鎮(zhèn)痛藥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全球每年要消耗掉5萬噸,超過2000億片。
由于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數(shù)量巨大,經(jīng)常會有網(wǎng)友在后臺提問:“阿司匹林什么時候吃比較好呢?是空腹吃好,還是飯后吃好呢?早上起來吃好,還是晚上睡覺前吃好呢?”“吃了阿司匹林會胃疼,怎么辦?能停藥嗎?”
針對這些大家都關(guān)心的常見問題,下面就來詳細解答一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阿司匹林這個藥。
阿司匹林都能治療哪些疾病?
阿司匹林的作用與功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阿司匹林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因此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減輕炎癥引起的疼痛以及發(fā)熱,因此具有退熱鎮(zhèn)痛作用,常用于發(fā)熱性疾病的退熱治療以及疼痛性疾病的止痛治療;
二、小劑量的阿司匹林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于防止因為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血栓形成,因此常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以預防發(fā)生血栓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
在臨床上要根據(jù)阿司匹林的藥理特點,合理地加以應用。
如何正確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方法:
目前,絕大多數(shù)用于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阿司匹林都是腸溶片。這樣可以減少對胃的直接刺激作用,最好是餐前服用。
但如果是普通制劑還是要飯后服用,讓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這樣可以減少對胃黏膜的直接損害。
服用時間:
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對于這個問題,《阿司匹林臨床應用我國專家共識》還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 至于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其實區(qū)別不大,主要是每天都要吃,貴在堅持。
另外,目前用于臨床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制劑是腸溶片,切記不能掰開吃,否則會增加胃腸道的副作用。
一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其副作用的困擾,如消化道不良反應等,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科學用藥減少副作用
1. 惡心、反酸、胃灼熱、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應
服用阿司匹林以后出現(xiàn)惡心、反酸、胃灼熱、消化不良等胃腸道不良反應較為常見。患者應先確認服用阿司匹林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服用方法不當,應先糾正服用方法,然后觀察是不是仍有消化道不適癥狀。
如果服用方法正確,可以加用護胃藥,減少胃腸道反應。如果胃腸道反應比較明顯,加用護胃藥仍然有不適,可以考慮用氯吡格雷作為替代治療。
2. 黑便、血便,甚至嘔血等消化道出血
服用阿司匹林后一定要注意觀察有沒有黑便的情況。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若出血較多、較嚴重時,就會出現(xiàn)血便或者嘔血。此時應立即停用藥物,及時前往醫(yī)院就醫(yī)。
要知道阿司匹林及時被稱為“神藥”,其也是一把雙刃劍。權(quán)威臨床研究表明,長期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能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近40%,在多數(shù)情況下服用阿司匹林的益處要遠大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
不過,為了防患于未然,以下的情況或人群還需謹慎服用,具體是否需要用藥,要醫(yī)生結(jié)合臨床風險和獲益情況來進行綜合判斷。
以下情況或人群需謹慎選擇阿司匹林
手術(shù)1周前;
飲酒后;
孕婦、嚴重肝功能不全者;
有出血傾向、出血性疾病或血小板過低的患者;
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正在使用維生素B1、某些降糖藥、其他抗凝藥(華法林)者
參考文獻:
[1]徐佳蘅, 任長春. 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J]. 北方文學, 2017, 27:145-146+148.
[2]鄒新元. 百年老藥阿司匹林七種新用途[J]. 我國保健食品, 2004, 000(002):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