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孩子壓力這么大,我認為是家長們過高的教育投資期望值和稀缺的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
父母總是期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資源最好的學校,可是具備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屈指可數。大家都想去最好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于是就產生激烈的競爭和壓力。
一
西安小升初全面搖號,作為關心教育的小胖媽媽,搖號之前就開始關注二類以上民辦學校的資料,希望選一所教學水平好,教育資源豐富的中學。
小胖的學習資質較好,學習的自控力比較好,如果到一所好的學校,受到良好學習環境的熏陶,對小胖就是如魚得水。相反,去一所不好的學校,他就會同化。好的環境對人很重要
比民辦院校更好的選擇,是西安五大名校。雖然中簽率不高,但是在家庭的一致意見下,小胖媽媽決定賭一把。
搖號的那一天,小胖媽媽緊緊地盯著電腦,不斷地重復著刷新,那是決定孩子未來命運的結果,可是讓小胖媽媽失望了。
接下來的幾天,她一直在失眠、煩躁、焦慮中度過,那種不能言說的痛只有經歷過的父母才能深深地體會到。
有人勸他找關系。小胖家庭三代都是普通職工家庭,接觸的人也都是普通工人和職員,親朋好友中沒有半個當官的,遇到找關系的事情一臉茫然。作為平凡的普通家庭,只能是被政策安排的一類人。
最后小胖媽媽選擇了離家近的公辦學校??粗械氖枪k學校離家近,可以監督孩子學習的位置優勢;看重的是公辦學校有自己的高中部,和十個定向招生名額的資源優勢(年級前十上對口名校的五大高中)。
關于未來,小胖媽媽說,把去民辦省下來的錢,給孩子補習,在最差的初中度過最努力的三年。
二
小胖家庭遇到的問題就是大多數我國家長的現狀。為什么教育競爭會如此的激烈,孩子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就在于我們國家優質的教育資源太少了。
一個學生只有上一所好的小學才能上一所好的中學,上一所好的中學才能上一所好的高中,一所好的高中才能上一所好的大學,教育成為一個鏈條,環環相扣,競爭變得越來越提前。
孩子考不上高中,就只能上高職。現在初中升高中,初中升普高和職高比例是5:5。也就是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只能到職業高中念書。
如今高職的教育環境大家有目共睹,第一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多數孩子是混日子。第二畢業之后沒有實用的技能,很難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所以沒有父母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孩子送到高職。搶奪優質學校名額,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這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
今年國家重拳出擊打擊校外培訓機構,目的是給學生減負。但是這樣的方式治標不治不本。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父母的需求沒有滿足,只會尋找其他的辦法爭奪優質教育資源。
要想避免這一切,根本在于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讓家長們選擇的機會增多。同一地區初中的孩子可以相同的優質教育,高中生都能讀大學,不適合讀大學的可以選擇優質的職業技術院校,成為一名高級技工。
家長望子成龍,期待孩子明天更好的心沒有變,但是可以選擇的教育資源緊缺,這是當下我國家長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