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求性別能為我帶來什么額外的好處,我所求的僅是,讓男性能把他們的腳從女性的脖子上挪開。”這是外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的言論。
金斯伯格
傍晚,關于錢楓性侵的詞條迅速沖上了熱搜榜單。當事人微博長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令人細思極恐,“...床頭柜上用過的套...滿心崩潰套上衣服離開他的家...”“外面下著雨,衣服也被撕爛了..."
吳亦凡鋃鐺入獄的新聞還未淡出大眾視線,錢楓性侵的丑聞立馬緊跟其后。有時候會想,猥褻、強奸事件什么時候才會消失呢?但好像,每一次,諸如此類的社會事件都會淪為娛樂報道,”吳簽“”你忍一下“成為全民狂歡的素材,兩性話題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上社交平臺,但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在為事件本身扼腕嘆息,很少有人會真正地關注女性的社會生存狀況。
我國古代社會的制度性質以及人文因素導致女性在社會生存中處于劣勢,不論是”彩禮“還是”嫁妝“,背后折射的都是女性被物化,沒有被賦予與男性同等的地位。甚至到了21世紀,”天價彩禮“還是會時不時地出現在大眾視野里。就在昨天,一則”河南某男子因天價彩禮殺死新婚妻子“這樣駭人聽聞的消息闖入眼簾。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但評論區卻出現不少指責女方的言論,諸如”要彩禮沒問題,但要太多就不合適了“”雖然殺人不對,但要那么多彩禮確實太過分了“這類發言比比皆是。緊接著,便又是熟悉的場景——男性與女性互相攻擊。男性認為彩禮是不合理的,而女性則堅持彩禮是婚后家庭地位的保護傘。一頓唇槍舌劍,看得人直呼”好家伙“!
那么,原本就是舊社會用來物化女性的彩禮為何會被眾多女生奉為婚姻的保障呢?私以為,仍是當今的社會環境沒有賦予女性與社會文明發展相當的生存權利。我們的社會一直在進步,可大眾對女性的認知和尊重程度并沒有明顯提升,尤其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如同痼疾,”楊柳細腰“”膚如凝脂“這些唯美的古詩詞不應成為評判女性相貌的標準,至少從發展觀的角度來看,是十分荒謬的。
圖來源網絡
撇去現今部分男性將古代文豪描寫女性容貌、品德的詩詞歌賦奉為金科玉律,兩性分工也是造成女性生存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不難看出,身居領導地位或要職的大多是男性,他們在社會分工、資源分配上有較大的話語權,女性很少能獲得與教育成本對等的收益。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往往在家庭中擔負較為繁瑣的事務,比如育兒、家務等,這些固然能促進某些方面能力的提升,但無法否認,對職場生存與職業發展的益處并不明顯,反而會消耗女性相當一部分精力。那么男性呢,往往以承擔家庭經濟責任為主,而經濟能力是社會生存最為重要的條件。在這種分工下,男性的社會生存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個人優勢得以發揮。
當然,兩性對立也是大可不必,”陰陽互根“自古已有。但我們確實應該思考兩性相處之道,至少,在大家都是自由人的前提下,男性要學著把腳從女性的脖子上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