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發文人 劉高雅)今年夏天,河南多地遭遇強降雨,鄭州、新鄉、鶴壁等多個城市發生嚴重內澇,不少地區因暴雨導致通信設施受損乃至中斷??梢哉f,通信基礎設施不僅關乎各行各業,更是影響著千家萬戶。
8月20日,發文人從河南省通信管理局獲悉,該局印發《河南省通信基礎設施災后重建工作方案》,明確全省通信基礎設施災后重建總體思路、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初步計劃和保障措施,統籌推進全省通信基礎設施災后重建工作。
目標:9月底完成鄭州、新鄉等市重建項目方案編制
方案要求,省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省鐵塔公司、各地通管辦按照“規劃先行、科學選址、共建共享、統籌兼顧”的原則,全面加快災區通信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作,確保災區通信服務盡快恢復并適當超前發展。9月底前完成鄭州、安陽、鶴壁、新鄉、周口、焦作、開封、許昌等市的重建項目方案編制和立項批復,10月底前完成設計批復和物資采購,12月底前完成相關任務。
任務:災區通信服務正常化、重建公眾通信網等6項任務
加快實現災區通信服務的正?;?。加快災區通信恢復保障工作,大力推進臨時恢復向永久保障轉變、基本通信能力覆蓋向全面通信服務轉變。加快災區安置點公眾通信設施建設,實現受災群眾居民安置點的通信覆蓋。加快恢復農村災區正常通信能力,確保災區群眾回遷后的正常通信服務。
高起點重建公眾通信網。以需求為導向,恢復重建固定通信、移動通信和互聯網,建設先進實用、覆蓋完善、高效高質公眾通信網。結合災區重建規劃,統一規劃建設通信業務用房、通信管道以及無線通信基站,統籌市電引入、發電機組、蓄電池配備等電源建設。
全面提升公眾通信網安全可靠性。貫徹實施和強化安全可靠性措施,結合網絡技術進步和洪災暴露出的新問題,全面提高通信網絡安全可靠性。強化系統設計,在網絡建設與配置上實現多節點、多平面、多路由和多手段,保障網絡安全可靠性。
強化應急通信系統建設??偨Y洪災通信保障經驗和問題,結合國家“十四五”應急通信體系建設,提升應急通信能力,努力構建天地一體、高效協同的應急通信體系,保障緊急情況下各級政府的指揮調度。
助力災區信息化建設。打造網絡化信息服務平臺,大力發展綜合信息服務,助力災區經濟社會信息化,利用5G、千兆光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災區數字化轉型,提升重建效率與質量。
深化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切實加強災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將通信管道、桿路、線纜、局房、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納入災區城鄉建設規劃,有效減少重復建設。加大高鐵站、火車站等重點區域的共享建設,為加快重建提供良好環境。
計劃:摸底選址、設計評估、規劃會審、實施重建
方案提出,要按照“摸底選址、設計評估、規劃會審、實施重建”四個步驟,有序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同時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重建資金、強化部門協同、細化支持政策,切實為災后重建工作營造良好環境。
保障:成立工作專班,力爭最短時間災區重建全面完成
發文人從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為統籌做好全省通信基礎設施災后重建工作,省通信管理局牽頭,組織省移動、聯通、電信、鐵塔公司等單位,成立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措施,倒排工期進度,掛圖作戰,加快推進實施。
未來,省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省鐵塔公司在全面完成防汛搶險救災通信保障任務后,會迅速將工作重心轉入災后重建工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組織對災區通信重建進行規劃,啟動災后重建的勘察設計,加強核查通信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和安全隱患,開展優化整治工作,提升網絡防災抗災能力,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災區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并適當超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