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功,自制力的影響是智商的兩倍。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科學家米歇爾做了一個關于幼兒自制力的棉花糖的實驗。他把孩子領入一個實驗室,給實驗室的每個孩子一個棉花糖,并告訴他們現在他要出去一下,一會兒等他回來,如何哪個孩子沒有吃棉花糖,就再獎勵他一塊兒棉花糖。
有的孩子忍不住提前吃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忍耐了一會兒,也吃掉了棉花糖。最后等米歇爾再次進入實驗室的時候,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有吃棉花糖。
然后實驗室人員對這批孩子進行了15年左右的跟蹤調查,那些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在學校都平均成績要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高20分。步入社會后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表現出更強的抗挫折能力,事業更加成功。
注意力并不是人的天性,大部分可以通過后天才的訓練習得。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完全可以去訓練。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無所謂,一旦養成注意力分散的習慣,再想著改正就復雜了。趁著現在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這里給大家提供了三個訓練注意力的方法。
一、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于孩子喜歡的事情,家長要鼓勵孩子去發展。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能夠體會,有一個自己的愛好是一個多么幸福的事情。
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很專注的,全身心投入到上面。培養專注力可以從孩子喜歡的事情入手。
比如當孩子在做一些小實驗、觀察小動物的時候,我們不要打擾他,等他完成了,再叫他。
二、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做多個事情會分散孩子專注力的有效性。孩子在培養專注力的階段,同時做多個事情,肯定對培養專注力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看著電視,孩子在寫語文作業的時候,讓孩子不要惦記著一會兒在寫數學。
三、大聲朗讀
大聲朗讀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朗讀的過程中,口、腦、眼睛相互協調,充分調動了身體的各個感官。每天安排20分鐘的時間去朗讀,可以有效的提高專注力。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求孩子不讀錯、不丟字、不磕絆。
培養專注力是一個持久的習慣,短期內可能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長期堅持一定可以收獲一個優良的品質,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