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作業(yè)前的準備;
目的是為了保證孩子學習過程的流暢,不因為一些因素而導致學習停頓,從而影響孩子的情緒或者拖延時間。
準備工作有如下四項,請各位家長記一下,這不是討論,而是必須。
1 準備好所有的學習工具的資料,比如一年級小朋友的鉛筆,橡皮,鉛筆最好準備兩到三支,并且要削好或者用車筆刀車好,開初家長可以幫忙,一定時間后就要求孩子自己做。大一點的孩子的相關直尺,量角器,圓規(guī)等,當然書和作業(yè)本,草稿紙是必須的。
目的也是一樣的,就是不能因為這些因素,導致孩子停頓下來。因為這些因素導致的停頓很可能會被孩子認為是應當停下的。其實我要告訴家長,這些因素是我們能提前解決的,所以應當視為不應當停頓的因素,我們提前解決了,就不會有問題。
2 將孩子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生理需求提前解決,孩子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常常有要撒尿,拉屎,喝水,吃東西或者其他的一些生理需求,這些我在上面已經說過,這些在做作業(yè)時不能有,因為同樣也是我們在準備工作中,就能解決的。因此在孩子坐到課桌前時,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將這些生理需求提前解決好,應該拉撒的,拉撒了。要吃喝的先吃喝好。動筆之后,這一切都不應當有。當然緊急情況例外,比如孩子突然出現(xiàn)狀況。除去緊急情況外的一切生理需求都給予排除。目的也是一樣,就是為了保證動筆后的過程流暢。
3 提示孩子做作業(yè)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多提示幾次后就可以降低提示的頻率到不提示)比如遇到難題放后做等等,提示孩子在做作業(yè)中應當集中精力等等。這其實就是平時教給孩子做作業(yè)的保持連續(xù)性的方法。如果孩子適應了出現(xiàn)難題先放下,先做好會做的,那么孩子的情緒會好得多,時間也會節(jié)省很多。
4,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比如家長打麻將呀,看電視的聲音呀,等等方面,要盡量降低環(huán)境可能給孩子做作業(yè)的影響。當然對于一些無法解決的環(huán)境問題,那家長應當做到盡量。
別小看這個準備,有了這個準備,孩子出現(xiàn)作業(yè)中斷的機率會下降很多,這也是作準備的目的所在。另一方面,有了這個準備,其實我們已經開始在給孩子的所有考試做著模擬了,但又不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各位家長想一想,我們家長是不是特別重視考試,重視考試本身沒有問題,而只重視考試前的準備,而忽視做作業(yè)前的準備,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如果我們平時就讓孩子做好做作業(yè)前的準備,那孩子在考試時,他所要做的準備是和他平時是一樣的,孩子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準備的實際過程中,都和孩子平時是一樣的,孩子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tài)。而不象那些平時就沒有這種好習慣的孩子,他平時散漫慣了,一到考試,孩子就可能緊張,為什么?因為考試在他心中是不一樣的,孩子和家長都重視考試,所以相關的準備工作自然就和平時不一樣,這種不一樣的狀態(tài),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而養(yǎng)成習慣的孩子,他平時做作業(yè)就是這樣,和考試沒有什么區(qū)別,孩子在長期的培育中,形成了的習慣,這時就會顯現(xiàn)出優(yōu)越性來。
所以在孩子動筆之前請各位家長一定要按程序做好準備,其實做起來一點不難,一般來說,剛上學的孩子,一個月左右就能形成這種習慣。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有了不好的習慣,那就稍稍難一點,但是只要是在小學階段,那問題都不大,只要家長能協(xié)助孩子堅持一定時間,問題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