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什么?
從心理學的層面說,情商是一種獲得幸福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不管生活是處于高潮還是低谷,總能讓自己舒服。
并且在讓自己舒服的過程中,不會讓別人不舒服。
真正做到悅己悅人。
情商高的人知道自己的情緒,也能體察他人的情緒。在人際關系互動中,更和諧。
所以,高情商對孩子的一生很重要。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家長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游戲很重要。
特別是象征性的游戲,對于促進孩子的情商發育有著關鍵的作用。
什么是象征性游戲?
象征性游戲就是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某一種情景,某一種關系。
在不同關系的情景中,體驗不同角色的感受,情緒,情感。
如:過家家,你是爸爸,我是媽媽。
體驗爸爸媽媽相親相愛,互相照顧的感受。
還有小女孩喜歡把一個玩具娃娃,當作自己的寶寶,給她穿衣服,梳辮子,體驗當媽媽的情感。
有些孩子會用手在空中敲兩下”有人嗎?”
你跟他互動說“沒有”。
他哈哈哈地笑。孩子會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情景,來跟家長玩。
家長就耐心陪著孩子玩。玩多久都沒有關系,
這些游戲,對孩子情商培養都是非常有益處的。
家長千萬不要說,這有什么好玩的,不玩了。
如果家長實在不想玩了,可以跟孩子說:
“媽媽有個事情要處理,今天不能陪你玩了。下次再玩。”
2.家長要學習標注孩子的情緒。
比如孩子哭了。
一個孩子的哭泣,可能代表她難受,委屈,不舒服,憤怒,傷心,生氣······家長要幫助孩子標注出來。
“你哭是因為····讓你很傷心”?
你哭是因為·····讓你很難受“?
常常這樣幫助孩子標注情緒,孩子就慢慢能明白自己的情緒是怎么回事。
當孩子可以識別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怎么回事,她也可以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記得前不久,朋友帶著四歲多的孩子過來家里玩,
不小心頭輕輕碰到桌子的腿,她爸爸在看電視,剛好發出了笑聲。
孩子哭了,她媽媽怎么哄都停不下來。
我過去抱著她,對她說:你撞到頭了,爸爸還開心地笑,這讓你很傷心?
孩子點了點頭,愛哼兩下就不哭了。這就是標注情緒。
當時孩子應該覺得模模糊糊地心里有一團東西,很難受,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她只會哭。
當把她的情緒標注出來,她就明白她傷心的原因,所以也能面對自己的情緒。
一個能體察自己情緒的孩子,可以更敏銳地體察別人的情緒。
與人互動更和諧。
有些家庭的教育,不允許孩子哭。
特別是男孩,“男兒有淚不輕彈”,孩子一哭,就立刻要他擦干眼淚。不準哭。
其實這種教育是不可取的。長大后,如果沒有什么大的挫折,可能還好。
如果有大的挫折,孩子可能扛不住,直接崩潰。
最后再總結一下: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一是讓她多玩象征性游戲,二是多標注她的情緒。不管是游戲,還是標注情緒,其實都是讓孩子多多體驗自己的情緒。
長大后,也能夠體會別人的情緒。這就是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