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論將風險定義為波動性,風險有很多種,一是投資收益不達目標,投資者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二是業績不佳,即沒跑贏同類、甚至沒有跑贏市場指數的風險;三是與眾不同帶來的風險,許多人因此與優異業績擦肩而過,但有時也會為那些敢于與眾不同的人創造非常規的投資機會;四是流動性風險,即投資者無法在需要的時候以合理的價格將資產轉化為現金的風險。
為了吸引資本,風險更高的投資必須提供更好的收益前景、更高的承諾收益或預期收益,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更高的預期收益一定能夠實現。
理論上,高收益與高風險相關。但務實的價值投資者感覺恰恰相反,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進證券,高收益、低風險是可以同時實現的。而買入的價格過高意味著這是一筆低收益、高風險的投資。
霍華德·馬克斯認為,損失風險主要源于投資者心理過于樂觀,以及由此導致的買入價格過高。因此,產生風險的首要因素是投資者認為風險很低甚至風險已消除,推高了價格,導致他們做出低預期收益下的冒險行為。
比如:2005年~2007年,投資者相信風險已經不在,美國的股價房價達到泡沫水平。在市場的鐘擺達到最高點時,認為風險很低以及投資一定能獲利的信念令投資者激動不已,令他們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擔憂及恐懼,而只對錯失機會的風險耿耿于懷。
在霍華德·馬克斯看來,杰出投資者之所以杰出,是因為他們擁有與創造收益能力同樣杰出的風險控制能力。杰出投資者是那些與其賺到的收益不相稱的承擔低風險的人。他們或以低風險賺到中等收益,或以中等風險賺到高收益。
多數風險都具有主觀性、隱蔽性和不可量化性。專業投資者對于在特定環境中出現的風險是有自己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價值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系。夏普比率指的是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與收益標準差之間的比率。一般而言,基本面風險較高的證券,其價格波動性也高于比較安全的證券。
優秀的投資者獲得的收益可能不比別人高,但在實現同等收益的前提下承擔了較低風險(或以相當低的風險實現了稍低于其他人的收益)。在市場平穩或上漲時,大家可能不知道投資組合的風險有多大,這就是沃倫·巴菲特所觀察到的,除非潮水退去,否則我們無從分辨游泳者誰穿著衣服,誰又在裸泳。
控制投資組合風險是一項非常重要且有價值的工作。然而,在很多時候,風險控制的成果僅僅表現在并未發生的損失上。在繁榮期進行這種風險控制是很難推動的,承擔風險而不自知,可能會鑄成大錯。而另一方面,以營利為目的接受公認的風險是明智的、有利可圖的投資的基礎。或許正是因為大多數投資者將其視為危險性投機而對其回避,以至于價格大幅低估,才給了價值投資者以機會。聰明地承擔風險,能夠出色地做到這一點,也是優秀的投資者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區別。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