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二百五是怎么來的嗎?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二百五是罵人貶低人的話。相傳了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大謀士,他被封為六國宰相,這個人就是蘇秦。正當蘇秦給齊國效力的時候,被刺客給殺害了。
齊王聽到這個消息是非常生氣,立刻下令緝拿兇手,可是這個時候刺客已經跑出,是無影無蹤,到哪里去抓他呢?于是齊王靈機一動,想起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辦法,他命人將蘇秦的頭顱割了下來,懸掛在城門樓,并張貼皇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余辜,齊王早就想殺了他,可是一直呢沒有想到辦法,今天幸有義事,為民除害,真是大快人心。齊王下令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議事呢前來領賞。
這皇榜一出,果然是有人上了鉤,而且直接來了四個人,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于是兵士們就把他們請到了齊王跟前,齊王見了他們,恨的是咬牙切齒,但他故作震驚的問道,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打算怎么瘋呢?這四個人并不知道自己中了計,還高興的回答說,這個好辦,我們每個人分二百五十兩。齊王一聽,非常生氣的說,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斬了。
從此呢,便流傳出來二百五的說法,人們常常用它來形容傻瓜、笨蛋。還有呢,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古代的人把銀子按兩來劃分,一般五百兩為整數,用紙包好,包好的五百兩為一分銀子,而二百五十兩銀子呢,就是半分銀子,因為半分銀子的瘋和瘋子的瘋這個字是諧音,后來呢,人們就把瘋瘋癲癲。的人叫做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