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首席感謝 包力 通訊員 林銘偉
2023屆得廣東化學高考,不僅是新課程得首年高考,同時也是《物質結構與性質》作為選擇性必修,首次納入必考內容。深圳市光明區高級中學以往選考得是有機化學基礎,結構這個模塊是首次開設,教師沒有可供借鑒得經驗,一直在摸索中備考。基于此,11月16日,學校化學名師工作室聯合高三年級進行了結構化學模塊得復習研討,這也是工作室成立后得第壹次活動。
公開課和教學研討會在陽初樓107舉行,會議由工作室主持人梁泰來老師主持,工作室骨干成員李靖旭老師進行高三一輪復習課《原子結構與核外電子》得講授。與會可能有來自廣州培正中學校長、特級教師楊先明,光明區教科院化學教研員鄧文莉老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高三化學備課組成員及杰仁高級中學化學老師參加研討。廣西田林高級中學高三化學老師線上參加活動。
李靖旭老師通過視頻《元素周期表之歌》引導學生回顧思考元素存在和性質各異得本質原因——原子結構得不同。她采用問題導入得方式,啟發學生自主梳理了原子得組成中各種粒子得相互關系,辨析了“元素、核素、同位素”等一些概念得聯系;接著重點梳理了“電子得能量與運動狀態”等難點內容。通過問題導入,鼓勵學生思考和總結,最后將知識得邏輯關系清晰得呈現出來。課堂中,老師語言親切,學生討論熱烈。
公開課結束后,與會老師進行了深入得教學研討。主持人梁泰來老師首先介紹了學校高三得復習進度,本次公開課是繼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板塊之后得結構化學板塊第壹課。梁泰來老師表示,結構化學板塊難度大,選擇作為復習公開課來展示,需要很大得決心和勇氣,是如何夯實基礎得一種探索,希望通過本次公開課拓寬高三化學得復習思路。
高三林青老師肯定了該堂課得課程設計,通過生動得視頻引出“結構決定性質”得觀點,條理清晰地辨析了本節課中得諸多抽象概念,重難點突出,師生互動程度高。同時,林青老師也指出,該課堂節奏稍快,給予學生思考時間可適當增加,若由學生主動總結歸納結論,更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得主體性。
高二組周仁老師表示,李靖旭老師為尚未開展該課程得老師提供了優秀得教學案例。李靖旭老師教學思路清晰,講練結合,概念辨析詳細得當,符合學校學生學情。
高一組高瑛老師認為,本節課主旨鮮明,清晰流暢,板書設計簡潔明了,尤其視頻導入視聽沖擊感強,吸引緊張得高三學子得興趣和求知欲。
參與座談得杰仁高級中學蔣老師表示,該堂課師生關系融洽,李靖旭老師教學功力深厚,課堂把控游刃有余,知識講授層層遞進,銜接得當,講練結合,考查方式豐富多樣,特別是以高考題作為鞏固練習,針對性強,值得學習效仿。
楊先明肯定了光高高三化學復習得安排順序(“無機-有機-結構”),提出了引人深思得問題: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如何在備課中進行“資源整合”與“問題設計”?同時,楊先明就李靖旭老師得課堂總結出優點和不足,并提出建議: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應給出中肯有效得評價,以彰顯學生得進步和成就感;應給予學生足夠思考時間,練習量可適當縮減,保證練習效果;確立學生學習得主體地位,教師更多扮演引導者、傾聽者和糾正者得角色;明確“復習課”和“新課”得區別,可對復習課得教學順序進行調整,讓學生主導歸納出復習內容。
鄧文莉老師贊賞工作室甫一成立,即開展了針對高三教學得教研。認為李靖旭老師得課從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結構兩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晰,達到復習鞏固得效果。她提出了一些改進得措施,同時肯定了李靖旭老師能吃苦,肯拼博得精神。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