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上,智能家居相關產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石冰冰許耀文 譚風敏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9月24日上午,2021華夏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和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會以“電定基礎 智勝千里”為主題,首次實現電博會和軟博會兩大展會同期融合舉辦,以“軟硬結合”形式展示全產業鏈發展趨勢和成果,共同探討產業鏈生態再造與價值提升路徑。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開幕式并宣布博覽會開幕。
青島是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當前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先后獲批第二個China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第五個“華夏軟件特色名城”。本次展會充分發揮“雙展合璧、軟硬兼備、互融共生”的疊加效應,順應全球數字化轉型大趨勢和新一輪產業變革主旋律,搭建起永不落幕的“線下+云端”交流合作平臺,對于青島打造“智能硬件+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的C2M產業生態閉環,落實制造強省、數字山東戰略部署,加快建設智造強市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電博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消費電子領域可以化、國際性展會,由商務部、科技部和省政府主辦,華夏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華夏電子學會和市政府承辦,已舉辦18屆。軟博會由市政府主辦、市工信局承辦,已舉辦5屆。本屆展會涵蓋智慧城市與生活科技,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一代通信技術、云計算及智能座艙和物聯網、微電子、虛擬現實、建筑科技四大主題。展會共啟用5個展館,總展覽面積達4萬平米,參展企業數量200余家,同時配套了12場面向行業的國際化可以技術論壇和活動。
開幕式后,陸治原等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展覽。
China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華夏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參展企業代表等參加開幕式,副市長耿濤主持,市政協副主席劉贊松出席。
軟硬兼“適”,“數字”新賽道的青島機遇
半島全媒體記者 譚風敏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成為城市必修課,青島正在“加足馬力”往前趕。
9月24日,直擊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實踐中的痛點和機遇的大討論——2021華夏(青島)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高峰論壇舉辦。青島市副市長耿濤表示:“眾多權威可能和優秀企業家用蕞前沿的產業發展趨勢和研究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為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
瓶頸:
軟件亟需擁抱硬件
青島制造或成可靠些孵化器
“沒有具體場景做支撐的通用軟件猶如沙灘上的大樓,根基不穩。”China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表示。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字經濟軟件的需求已經從原來的通用軟件轉向了具體場景,工業軟件不再是IT產品,而是脫胎于生產線的工業品。楊學山認為,從數據庫到通用的操作系統,華夏有成百上千的團隊可以做,但還是做不到世界一流,并非是團隊數字技術能力不足,核心原因是沒有幫助這些軟件和系統往前走的基礎應用平臺和工業領域。
軟件開發不能局限于程序員那方小小的格子間,而是要走進工廠,貼近生產線。以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為統領,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的青島,或許是打破工業軟件創新“瓶頸”的優質孵化器。
青島制造業企業早已擺脫“笨重”標簽,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升軟件智能化水平作為普遍發力的方向。
以輪胎和機械為兩大支柱產業的青島雙星,顛覆人們對輪胎工廠“臟、熱、差”的固有印象,建立了全球輪胎行業第壹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廠區內AGV智能化小車穿梭如燕、智能化成型機將生產效率提升50%;位于西海岸新區的海信電視智能工廠,六軸機器人可以自動抓取整疊液晶面板,通過視覺定位將液晶面板與背光半成品進行撕膜并精確組裝……
集聚:
“青島味”的高端制造場景
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
青島優質的孵化環境和豐富的制造業應用場景,吸引了一大批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集聚。
青島市副市長耿濤表示:“青島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了超過130家集成電路產業企業、1800多家涉軟企業和40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光通信芯片及器件、虛擬和增強現實、智能傳感器等細分領域國內領先,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基礎服務全面起勢,產業融合生態加速拓展,涌現出了海爾、海信、歌爾、東軟載波、科訊信息等一批龍頭企業,吸引歌爾、惠科、富士康、中科曙光、華錄、東華等制造業制造項目紛紛在青島布局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后勁十足。”
“青島味”的高端制造場景,還吸引了國內基本不錯的信息技術企業來青發展。展區內,華為、阿里、TCL、大疆、格力、松下、科大訊飛、清華同方、海康威視、大華、雷神科技等龍頭企業悉數攜旗下新技術、新產品、新生態、新模式亮相展會。其中,華為首次攜蕞新HarmonyOS2.0系統來青展出;阿里展出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海康展出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大華展出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海克斯康展出“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項目。
“我希望華夏電信與青島、與消費電子產業共同協同發展,共助我們China消費電子美好的明天。”華夏電信集團工業行業事業部副總裁兼首席可能周焱指出,光纖+5G才是蕞適合制造業智能化的網絡,繼互聯網、隔離大客戶的專網和DCI三張‘網’之后,華夏電信致力于在山東區域率先打造第四張網——高速大帶寬的OTN網。
共贏:
新基建期待新智能終端
青島架起合作橋梁
辦好一場會,既能搞活一座城,也能促成企業間的跨域“牽手”。萬物互聯的未來構想與工業互聯網殊途同歸,使得信息企業之間“化學反應”不斷。
“5G、6G正在期待新的智能終端產品出現。”周焱指出:“5G高帶寬、低時延的新能力,現在至少在手機這個終端上還很難被廣大消費者感知,電信非常期待新一代創新的智能終端產品出現,就像智能手機一樣拉動工業新一代的發展。”
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楊海松隨即表示:“電信一直在期待新的智能終端,實際上華為認為在萬物互聯的這個時代終端的形態一定會發生變化,華為希望能與像海爾、海信這樣的硬件合作伙伴,一起去做適用于萬物互聯時代的創新智能終端,能夠一起實現產業升級。”
■深觀察
2021電博會、軟博會創新升級“軟硬互融”驅動產業升級
半島全媒體記者 許耀文 石冰冰
展會是城市發展的一面“鏡子”,城市也因展會的發展而繁榮。
雙展融合、創新升級。電博會和軟博會的同期舉辦,不僅是時間上的整合,更是展會功能的整合。一場關于產業鏈、供應鏈的資源交流會,正在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創造無限可能。
智慧場景勾勒生活新圖景
在2021電博會與軟博會上,海爾、海信、TCL、創維等家電品牌紛紛亮相。與以往參展不同,本次展會上,各企業對“場景”的聚焦給生活提供了全新的“樣板”。
“外面的天氣是無法控制的,但家中的燈光卻是可以調節的”,在本屆電博會與軟博會上,除了家電等“王牌”產品,TCL帶來了交通、家庭等適用于多個場景的智慧照明解決方案。通過TCL的家庭照明控制系統,可以靈活調節室內燈光,滿足對季節、觀影、聚會等細分場景的光線需求。
說到觀影,每一個家庭都少不了電視。今年的展會上,創維帶來了行業中唯一一款,也是全世界可以嗎可以變形的電視。“如果是正常在家看電視的話,你可以將屏幕調整成直面屏;如果你想要玩游戲或是看電影,就可以調整為曲面屏,且根據需求不同,屏幕的弧度也會不同。”創維集團青島市場部負責人類延振說道。
小小的電視都有驚喜,展博會上關于生活場景的“花樣”更是驚喜連連。走進海爾智家的三翼鳥展區,就像是走進向往的家一般。“現在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年輕化,缺乏生活經驗或缺少休閑時間的人也能在三翼鳥打造的家居生態圈中享受生活。”海爾智家相關負責人介紹。餓了,智能冰箱能幫你“做飯”;累了,回家就有備好的熱水洗澡;衣服臟了,無需擔心分類就有洗衣機幫你識別,甚至連洗衣液都能幫你下單……沒有生命的家電因為智能有了活力與關聯,讓你在個性化的“新制造”中體會到生活的無限可能。
城市管理應像繡花般精細
近年來,城市治理一直是China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如今,城市治理逐漸由現代化向著精細化方向深入發展。大到智慧城市建設,小到生活能源系統管理——城市治理的重心正不斷下移、力量不斷下沉。在此背景下,能否在生產制造環節就變得高效、保證質量,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
憑借在傳感器工業軟件以及智能制造技術方面的可以技術,海克斯康致力于塑造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兩大生態。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工業設施、智慧農業、智慧礦山、智慧城市、智慧建筑以及智慧自主出行七大領域的可以技術解決方案。
“我們的核心就是賦能這些企業,實現生產力品質的提升。”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市場運營總監廖魯表示,“在生產制造階段,利用海克斯康豐富的CDCM軟件可以準確貫穿設計意圖,同時保證產品的高質量生產。”
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鼎信通訊”)成立于2008年,在電網中低壓配用電領域耕耘多年,對低壓配電網、中壓配電網業務場景和應用具有深入的理解。在本次電博會與軟博會上,鼎信通訊在家居能源系統管理方面的產品展示引來不少目光。
在家居場景中,許多火災是由電氣火災引起,其中約有70%的火災是由微小的電弧引起,如何將這一類火災“扼殺于萌芽”?鼎信通訊的AFDD電弧故障保護器以及系列芯片提供了極好的解決方案,“我們afdd產品就是針對電弧火災進行阻斷。如果在居民家中出現了電弧,我們這個產品可以在瞬間把電弧消滅掉,就可以避免電弧的形成,避免火災的形成。”鼎信通訊客戶工程部部長王選軍表示。
雙展融合開啟縱深發展新格局
在2021電博會和軟博會上,兼具顏值氣質與實用功能的家電產品吸引了消費者和客商的目光。
如何才能在全新的競爭格局中,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拓展無限可能、為消費電子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提供全新發展機遇?2021電博會和軟博會給出了答案。
青島素有“家電之都”的稱號,在青島舉辦的電博會是華夏唯一經國務院批準的消費電子領域可以化、國際性展會,目前已成功舉辦18屆。與此同時,青島也是“華夏軟件特色名城”,軟博會每兩年一屆,自2012年開始已成功舉辦5屆。就在今年,雙展合璧、創新升級。
“雙展合璧”打通了消費電子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為打造“智能硬件+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的C2M產業生態閉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這里,海爾、海信、TCL等眾多熟悉的品牌提供了“硬件新制造”的樣板,智慧家庭、高清電視、電子競技、家用機器人等多個細分領域一一呈現;在這里,阿里云、海信網絡、浙江大華、海克斯康等企業提供了“軟件新智能”的升級,軟硬結合正是工業互聯網重要的上下聯動。
可以看到,2021電博會和軟博會將兩大展會融合舉辦,通過整合消費電子行業上下游產業資源,助力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既有利于拉動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推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又有利于聚合行業優勢資源,構建電子和軟件信息產業健康發展平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毫無疑問,電博會和軟博會的融合舉辦,以“軟硬結合”的全產業鏈展示方式全面呈現了產業發展趨勢及成果,為觀眾一場科技盛宴的同時,也打通了消費電子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