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將軍路與S256省道交匯路口計劃本月底動工優化后,港口大道與厚沙路交匯路口的優化也已提上日程。東莞厚街交警部門表示,近期將對該路口實施優化治理,讓厚街和沙田兩鎮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港口大道與厚沙路交匯路口是連接厚街、沙田兩鎮的“交通咽喉”。由于近年來汽車數量快速增加,路口的設計已不能滿足使用需求,每到交通高峰期就出現“腸梗堵”。厚街交警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近期將對該路口實施優化治理,回應群眾訴求。
據悉,港口大道與厚沙路交匯路口現狀為四車道,其中右側兩條為右轉車道,左側兩條為左轉車道。
本次優化治理將縮小安全島面積(往沙田方向),拓出一條左轉和直行共用車道,將蕞左側車道改為掉頭專用道,右側兩條車道優化成一條右轉專用道。也就是說,優化后,四條車道中,左一車道為掉頭專用道,左二為掉頭和左轉共用車道,右一車道為右轉專用道,右二車道為可左轉和直行共用車道。
同時,將優化橋面標線設置,鏟除橋面上停止線,在橋面設置一條可左轉和直左的共享車道,并設置階梯式停止線。優化信號燈設置,把橋面兩側機動車信號燈桿移位(由遠處移到近處)。此外,還將信號燈聯網智控,優化信號燈配時。
“當路口的車輛左轉到達橋面后,橋面左側四條車道均可左轉。”負責該路口優化設計的厚街交警大隊的民警蔡廣志介紹說,橋面共有五條車道,其中蕞右側車道為直行車道,右二車道可直行和左轉,左側三條車道均為左轉專用道(包含一條共享車道)。
優化治理后,車輛將不用再在橋上等待
蔡廣志表示,現狀設計左轉和掉頭的車輛停在橋面上等候容易造成擁堵和引發交通事故。優化治理后,左轉和掉頭的車輛將不用再在橋面上等候,一個信號燈就可以通過,有望提升路口通行能力,減少沖突點,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