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百代,山河千里
辛丑秋日的明媚陽光里
會紅果之芳園,序交大之樂事
9月10日,交大的生日如約而至!
承千年文明,兼容并蓄
揚百年校訓,永存精神
今天,全球交大人共同說一句:
生日快樂!
思源
巍巍交大 玉汝于成
125年前,在風云激蕩的時代變遷中
交通大學承載著歷史與民族的厚望應運而生
在“收回路權”“實業救國”的使命召喚下
曾鯤化先生一紙上書
促成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北京交通大學前身)創立
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府
開啟了中國鐵路管理與電信教育肇始的科學之光
▲1909年鐵路管理傳習所校門
師生同甘苦,只為一中國
在革命戰爭年代
以鄭振鐸、李廉禎、米世珍為代表的早期學子
以民族解放為己任
勇敢地站在“五四運動”“五卅運動”斗爭的前線
▲左:鄭振鐸,右:鄭振鐸在演講(周國華 繪)
抗日戰爭時期,學校被迫南遷
師生歷經千辛萬苦,輾轉千里堅持辦學
讀書不忘救國,開展空前活躍的抗日救亡運動
▲學生們常常走上街頭宣傳抗日發表抗日演講
新中國成立后
學校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
由毛主席親題校名
茅以升出任第一任校長
1951年毛澤東主席會見茅以升校長(左)
毛主席親筆題寫的“北方交通大學”校名(右)
穆穆兮大師月涌,燦燦兮才子輩出
一批名師大家,在這里涌現
★中國第一座無線廣播電臺創始人 劉瀚
★中國鐵路第一個進路式繼電集中聯鎖裝置設計者 汪禧成
★中國第一輛自主設計完成的大馬力客貨兩用蒸汽機車設計者 應尚才
★“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 鄭振鐸
★中國最早四大會計師之一 楊汝梅
★中國鐵路運輸學科首創者和奠基人 金士宣
★中國鐵路選線設計學科奠基人之一 王竹亭
★中國第一臺可編程數字濾波器樣板機設計者 中國著名通信專家 杜錫鈺
★國內首創運輸經濟學體系 中國著名運輸經濟學家、運輸經濟學創立者 許慶斌……
在新中國鐵路干線建設中
北京交大人肩挑手扛、修路架橋,攻克技術難題
奮戰在鐵路建設第一線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學子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
“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
▲1950年12月學校第三宣傳隊進行抗美援朝宣傳
交大積極承擔援建坦贊鐵路的重大任務
圓滿完成200名留學生的培訓任務
并派出一批教師赴坦贊鐵路現場辦學
為中非友誼作出了積極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
交大人全面參與了鐵路大提速、青藏鐵路建設、
重載鐵路運輸、高速鐵路建設
和城市軌道交通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等
中國軌道交通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
2003年3月,學校恢復使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沿用至今。
奮進
赫赫交大 新紀雄鷹
不自滿于歷史,更著眼于奮進
近五年,全校師生團結一致、不懈奮斗
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為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辦學實力明顯增強
學校進入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實現了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對學校的共建,交通運輸部在政策、資源等方面為學校提供了實質性支持。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構建全面戰略合作關系,促進了鐵路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第三方評價進步顯著,學術綜合實力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學校在國際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大學排行榜榜上有名。
學科建設成效顯著
“智慧交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入選北京市高精尖學科。
第四輪學科評估系統科學連續四次蟬聯第一,5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7個學科進入B+。工程學進入ESI世界前1‰,5個學科進入ESI前1%。
交通運輸工程學科連續3年蟬聯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榜首,4個學科入圍前50。10個學科入圍U.S.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8個學科進入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5個學科入圍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29個學科上榜軟科中國最好大學學科排名,交通運輸工程、系統科學蟬聯全國第一。
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在百余年辦學歷史中,學校向國家輸送了大批人才。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創新培養模式和機制,形成了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全日制各類在校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6000余名,研究生11000余名。
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獲批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全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新增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成立詹天佑未來技術學院,統籌推進學校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和特色優勢學科科技領軍拔尖人才培養。獲評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師資隊伍水平穩步提高
全校在職教職工近3100人,專任教師1900余人。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
1個團隊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團隊成功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增至81.6%;具有海外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增至11.5%;具有一年及以上海外學習、研修經歷的教師比例增至48.1%。
科學研究成績顯著
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雙主持成果獲國家一等獎等方面零的突破。
科研經費總額超過45億元。新增主持國家級平臺2個。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期現場考察為優秀。
獲批“智慧交通關鍵技術研究支持平臺”。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5項。獲批軍工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14項。
新增主持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新增主持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3項。2人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社會服務成果豐碩
積極推進科研成果轉化。
開展川藏鐵路、智慧高鐵系統預研工作。
40篇專家建議獲國家或省部級領導同志批示,其中10篇獲國家級領導同志肯定性批示。新增500萬元以上橫向項目22項。
學校被認定為教育部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獲得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
獲批建設全國唯一國家專利導航項目(高校)研究和推廣中心。知識產權實施轉化390項,總金額超過9000萬元。
開展服務交通、鐵路等行業的來華短期研修培訓2000多人次。
承擔130多家中央和國家機關、60多家北京市屬機關和事業單位共計18萬余人的保密輪訓任務。
積極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
制定關于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
建有北京實驗室等市級創新平臺10個,近三年承擔北京市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達6.25億元
學校研發的“FAO系統”成功運用于北京地鐵
原創成果轉化落地成立的北京交控、交大思諾等企業先后上市
“北京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納入首批首都高端智庫試點單位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學研究基地,連續三年榮獲優秀研究基地表彰
國際合作交流逐步深化
共6000多名在校生、畢業生赴海外學習、交流、深造,年均增長率約為13%。
學校作為唯一高校及唯一中國單位被授予“金馬車”國際交通運輸獎交通運輸杰出貢獻獎。
牽頭成立“一帶一路”陸路通道國際聯運研究與交流中心、中俄高鐵研究中心、中印尼高鐵研究中心、中國-東盟軌道交通教育培訓聯盟,加入鐵路合作組織,新增華沙理工大學孔子學院。
新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境外辦學機構2個。順利通過“高等學校來華留學教育質量認證”。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
海淀校區綜合體育館開工建設并順利封頂,完成住宅區改造一期工程,不斷改善校園環境。
威海校區專家公寓、學生活動中心、宿舍樓等7個項目開竣工面積共計23.45萬㎡。
新增唐山研究院。黃驊科研基地一期建設工程交付學校使用。
校園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優化,萬兆核心的校園有線網絡覆蓋所有教學樓、宿舍樓和家屬區,千兆到桌面。
現代大學制度愈加完善
不斷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修訂完善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等議事決策制度。
圍繞大學章程穩步推進規章制度立改廢釋工作,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大力推進綜合改革方案各項任務落實,學校綜合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構建了學校“雙一流”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出臺學術委員會章程,完善學校學術委員會制度建設。
有效整合機關部處,優化強化工作職能,提高管理和服務效率。
黨建思政工作全面加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省部級以上獎勵30余項。
成功召開學校第十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黨委和行政領導班子順利完成換屆。
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兩學一做”等主題教育。認真落實巡視整改和推動巡察兩大任務,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發起成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宣傳工作研究分會并當選理事長單位。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進,實現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式發展。
全面落實定點扶貧政治任務,把開展幫扶作為體現社會主義大學“四個服務”功能的具體實踐,幫扶的貧困旗縣科左后旗于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
扎實推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健全師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持續深化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體化推進學生全面發展
致遠
知行合一 啟航未來
交融世界,集四海之菁華
通達古今,創全新之宏章
建校125周年
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
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處于重要歷史交匯點上的北京交通大學
將以更昂揚的姿態擘畫新階段的發展
讓我們攜手奮進、創新發展
不斷開創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局面
全體交大人必將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今天,讓我們一同祝愿:
“我最親愛的北京交大 生日快樂!”
來源 | 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信
編輯 | 侯樂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