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飛機票從黃海明珠青島sou4個小時就飛到了祖國的2000多公里外西南邊陲的廣西,如是快速火車,稍酒遠些也就行駛34小時到達,所以說出行對現代人來說相當快速便捷。然而在古代,出趟遠門,別說跨省了,就是去方圓幾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城邑,那都是非常非常耗費精力體力且麻煩的事。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走走試試,不過是一種比喻罷了!
且說這交通工具,哪里有什么高鐵,飛汽車!若你家里有錢,家底厚實,那還行,你可以坐自家做馬車牛車出行!馬車,木輪木軸,速度注意看馬的速度,馬越好車速越快,最快顛簸顛簸速度超不過二十里。拋去馬喝水吃草料休息的時間,一般馬車順風道平一天一百多里是OK的。
飛機
牛車雖然穩點,但mou~那速度,最快確實能跑出幾十碼的速度, 但老牛不能一直保持這速度,大部分路上都是慢悠悠的,一小時五六公里吧,跟人走得差不多!好處就是古時候的道路哪有柏油,坑坑洼洼的,走得慢舒適,不會讓你顛得肝顫,乘坐的人還可以欣賞兩邊風景。
要再快點,你還可以直接騎著馬出遠門,最多96公里左右。以隋唐時為例,當時為了傳遞訊息運送物件,全國各地都設有驛站,可作為騎馬換乘歇腳的地,大致30里設一驛站。
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就是180里,最快,快馬加鞭十萬火急,不停地換新馬接力就是日行300里,所以可以推斷出,古人騎馬行路的速度平均就是180里。
騎馬也累啊,瞪著馬鐙兩腿得夾緊呈半彎曲狀態,胯部一天顛下來,真會蛋疼!
麗人行
那你說坐船吧,順水當然快了,千里江陵一日還,但逆水行舟,差不多,河行40里,江行50里。
要是窮人,對不起,你的交通工具就是你的兩只肉腿。從青島到桂林,準備好幾十雙耐磨的鞋,竹草包備好至少三個多月的口糧,準備翻山越嶺迎風冒雨開始你的艱苦長征之路吧!
好,說了這一大通,回歸主題,我們就可以大致算出古人出行的成本到底需要多少!
再以隋唐為例,馬車的話,你要是跟別人拼車去看看風景,便宜些,也沒太多行李,每100里五十文,若是包車,一百里起碼是一百文!
若是理想狀態下,光直線距離,無山無水大道坦途,拋去路上吃喝拉撒,青島到桂林最少最少單趟兩個多月,就按六十天來算,100里100文總共得50000文,一千個錢串成一串,叫一貫,就得500貫銅錢。
青島棧橋
以唐太宗貞觀年間的物價標準算,一斗米只賣5文,一兩銀子相當于1000文也就是一貫;一兩銀子可以買200斗米,10斗=一石,就是即20石,唐代一石又大概是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50一斤算,一兩銀子購買力相當于人民幣兩三千元。
當然,各時期不一樣,貞觀盛世,物質極其豐富,銀子購買力強,其它年代有時候一兩銀子是300到400人民幣!
一兩銀子一貫,山東去趟游覽一番甲天下,唐初,乘馬車單趟花費竟然高達十萬之巨!
這是包馬包車價,要是自家有馬車便宜很多,但成本依然不會太低,人力畜力糧草住宿,沒個小幾萬人民幣估計夠嗆!當然,你要是官家,赴任公辦可以坐驛站的,免費!但就這樣,歷史上看,不少官員年老體弱,或途中受風寒染熱疫,死在更改管轄或赴任的半路上!
桂林山水
當然,大部分時候,成本降一大半,你不急的話也可以選擇牛車,穩當少受罪。那你說,豪華公務艙我坐不起,那干脆租匹馬相當于降倉為商務,我身強力壯,自己騎著走好啦!咱也別去幾千公里之外的地了,幾百公里總行了吧!那今日G字頭時速300公里的高鐵,成本是0.74元/人公里,一兩個小時內就能到達目的地,你馬再快,你也得住宿吃飯得兩三天行程是不,少花上千元是肯定的!
那你說我走水路吧,不包船,水路最便宜,行!但水文情況復雜,不是每段都能一瀉千里,大部分都是逆水行舟!坐船平均一天可以來個三四十公里?現在看起來較為輕松的七八百公里,古代得十幾天以上,吃住在船上也得個七八百至少!
小船
那你說,我勞苦大眾,我步行走可以了吧!可以啊,風餐露宿ok的話,要是七八百里的路程,平均一小時三到五公里,各位算算啥時候能走到!成年人糧食一定得背足,輕體力者,現代人一天得吃大約五兩米飯、半斤肉食、一斤蔬菜與水果,古人行路沒這待遇,吃干餅子干饃饃行路費體力,怎么也得一斤吧,你這一兩月不戴著重達四五十斤的糧食,這也是成本呢!權當鍛煉對身體好吧!
所以說有人特別羨慕詩仙李白,飽覽祖國名山大川吟詩作賦瀟灑得要死要活!你可以知道他們可家不缺錢!
喜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為防剽竊搬到今日頭條,歡迎留言點贊!
轉音頻、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后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