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是古老的箴言。
當你回頭看看你自己和你的生活,你看到了什么?
我指的不是外表,而是你的身份。
是什么造就了你?
這里有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定義自己。
#1.多年后你想聽到什么
十年或二十年后,你希望人們對你說些什么?
這可能與你的職業有關,你是你所做工作的專家?
也可能是關于你的個人生活,你是幫助家庭成員駕馭人生大船的父親或母親,或是其他人從奮斗走向成功的榜樣?
總之,這關乎聲譽,也關乎目標,意味著你最終想要成為的人。
#2.什么代表了你最好的一面?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面,但通常情況下,有一兩個方面占據著中心舞臺,代表著你最好的一面,是你最引以為傲的一面。
如你的幽默感,你捍衛自己信仰的能力,或者,盡管生活中有種種障礙,你還是堅持并盡你所能做到最好。
你最欣賞和欽佩自己的一面是什么?
#3.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你必須克服哪些困難,然后以某種重要的方式塑造了你的個性?
我們的生活中都有不斷的考驗和挑戰。
她們可能很大,比如一種癮,她讓你的生活出現狀況,讓你花了很多年去面對并最終解決;或者與自己掙扎的孩子或父母的關系,反過來,你也在掙扎著想辦法幫助他們這困難可能是童年的創傷,醫學上的挑戰。
或者可能是一些看起來更普通的事情:克服你在公眾演講中的恐懼;作為一個新的父母,學習如何撫養你的孩子;或者做到了一份你一開始就確信永遠做不到的工作。
總而言之,你的挑戰由你來定義。
# 4.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問道:“因為你的身份,你能做而別人不能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當你退后一步,看看你的個性、激情、才能和挑戰,你的生活告訴了你什么,你注定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做什么樣的事?
答案可能是清晰而直接的,或者對我們中的很多人來說,她可能是你曾經感受過的、但很快就忽略了的最微小的激情,一種強烈的渴望,與你頭腦中所有那些應該得到的東西是如此不同。
如果你知道,你是否過著有目的的生活?
如果不是,為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你需要注意什么才能找到答案?
5 .你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
價值觀是成人升級版的童年應該。
與其做你應該做的事來成為別人認為你需要成為的人,不如作為一個成年人,決定你相信什么可以成為一個好人,一個你愿意為之奮斗的好生活,一個你愿意遵循的準則。
支配你生活的5個核心價值觀是什么?
如果你從未想過以上這些問題,那就退一步,先問問自己: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想怎樣對待別人?
#6.你想用什么作為墓志銘?
在所有以上的目標、激情、奮斗、貢獻和信仰中,你想用什么來總結你的人生?
在所有這些當中,你最想讓別人記住你、欣賞你、最欣賞你、最引以為傲的是什么?你最想在你生命中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的是什么?
這是一切的終極目標。
以上。
了解自己,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