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是誰這個問題,可能每個人心里都有答案;不過你真的知道你是誰嗎?你的答案未必是正確的,你會說我就是我,我是什么什么名字;可是名字只是你來到這個世界,父母給你起的一個代號,你哪天換了一個名字,名字還是你嗎?可見名字并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你向別人介紹你的時候你會說你的職業,你的年齡,你的家是哪里的,可是某某職業肯定也不是你的本來面目。工作會換,年齡會變,家庭地址也可能會搬遷,沒有一個恒常不變的你的本來面目,
這個身體是你嗎?好像也不是,身體只是你呈現在這個世間的一個載體一個工具,身體也不是真正的你;人通過五種感官感知這個世界,那么感官是你嗎,也不是,感官只是你體驗感知這個世界的工具,也不是真正的你;那么頭腦,意識是你嗎。頭腦的功能應該只具有思考和儲存記憶和指揮身體的功能,那么問題來了,是誰在思考?可見頭腦也只是工具;
“心”會是你嗎,心不是指器官的心臟,“心”指心靈、精神亦或者靈魂是你的本來面目嗎;
探尋至此還不究竟,心靈和靈魂還不是我的本來面目,心靈和靈魂是構成一個虛幻的“我”的一部分,還不是真我的本來面目。遍尋周身,卻不能找到一個真正永恒的“我”的存在;
真“我”超越各種思維,和各種明相,是對于生命的體悟,可以智知,卻無法用言語說明,
你可以描述他,形容他,卻是不能夠認識他。
達摩祖師曾以探求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這個問題探尋生命本源而入佛道;終成西天第二十八祖;如果你真的能找到“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真“我”,便算是邁入禪宗明心見性的門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