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參觀完德陽文廟,由此南返,一路開行到青白江區(qū)。此區(qū)原屬金堂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于此設白牟縣。北宋之前這里稱“古城鎮(zhèn)”,由金堂縣管轄,但那時金堂縣的縣治在趙鎮(zhèn)。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該縣縣治從趙鎮(zhèn)遷到了古城鎮(zhèn),以縣名之故,古城鎮(zhèn)改稱金堂鎮(zhèn)。1940年,更名為城廂鎮(zhèn)。1951年,金堂縣政府又遷往趙鎮(zhèn),這里仍稱城廂鎮(zhèn)。1981年城廂鎮(zhèn)劃歸青白江區(qū)。
小巷頂頭大門無法進入
仍由阿忠開車,導航上顯示有金堂文廟這個地址,下高速不久,穿入一片老街區(qū)。我原本以為金堂文廟就在這片街區(qū)內,可惜開出幾百米后,穿過了這片保留完好的街區(qū),而后駛入縣城核心區(qū),但眼前所見均為新式樓房,真擔心文廟未能保留下來。
街名牌
導航顯示的目的地完全看不到老建筑,這是一條繁華的大街,街兩邊全是門面房,其中一家門前支著麻將桌,幾人正在那里忙著壘長城。我趁某人胡牌的間歇,走上前向他請問文廟所在,他說旁邊的小巷走入即是。
指路人所說的小巷其實就是兩座新樓房之間的夾道,一座樓房的側墻上掛著的門牌是“下北街26號”。這條小巷很短,不足20米就是盡頭,前方和右手都有大門,扒著門縫兒望了望也沒看到文廟,只好原路退出。再去打擾那位手氣頗佳的麻將手,他告訴我說,文廟就在右手的大門內,但近來文廟在做整修,所以這個大門上了鎖。我問他如何能夠進入,他想了一下告訴我:“你沿著下北街一直向前走,看到一個菜市場后右轉,到那一帶再打聽。”
我感謝了他的指教,同時聽聞到路途不遠,而阿忠好不容易找了個車位,我請他在原地等候。沿下北街走出二百多米,果然看到了一個菜市場,沿此小巷再前行二百余米,該路的盡頭是一個丁字路口。在路口上立有兩塊大廣告牌,其中之一就是文廟,然而牌子圖案卻是文廟外立面的測量施工圖。將草圖作為廣告,頗為新穎,一般都是渲染后的效果圖。上面介紹了該文廟“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據史料記載,此文廟是隨當年金堂縣治所遷移至此。”
施工圖成了廣告
如此說來,該文廟是從趙鎮(zhèn)遷建到了這里,既然廣告上不是外立面照片,說明文廟確實在維修中,我在這個廣告牌上看到了括號內的字樣:2021.9月開放。遺憾的是我早來了幾個月,趕不上看到修繕后的金堂文廟了。但我還是想拍到金堂文廟的現況,于是轉到廣告牌的兩側,希望找到墻體的縫隙,但這里的圍擋至少有三米高,完全找不到可窺視的間隙。
好心的張先生再次打開大門
正在彷徨間,我看到左手施工大門打開了,從里面走出一位中年人,他一轉身就把門上了鎖。我立即迎上去,向他請教如何能看到文廟,此人告訴我說,文廟不在那個廣告牌的背面,而在他剛鎖上的大門內。但這里與廣告牌是兩個方向,此人聞我所言,說出一句頗有哲理的話:“你怎么還信廣告。”
院內情形
我還是纏著這位先生不放,說自己不遠千里來到這里就是想看看文廟,他同樣稱文廟在九月份開放。他也知道我再來一趟不易,然他卻告訴我說即使進了他所管轄的院落,仍然難進文廟,因為他負責看管這片拆遷區(qū)域,而文廟施工現場成為了院中院,在施工期間不讓參觀。我堅持說即使不讓參觀,我也想從圍墻外面拍些照片。此人拗不過我,他答應帶我入內試試,于是打開了剛剛鎖起的大鐵門。
空曠
無人觀看的廣告
院內的面積果然很大,這里已拆遷完畢,僅剩下原有的道路和粗壯的樹木。開門的先生說這里也是舊城改造的一部分,只是還未開始施工。這塊空地處在縣城的正中心,在此寸土寸金之地建商業(yè)項目肯定很賺錢,但先生告訴我這里仍然要建設古建筑。看來金堂縣相關部門不圖眼前利益,真正地要為民眾建一塊文化樂土。
示意圖
在院中走出二百余米,右側果然有一片圍擋,圍擋上掛滿了廣告,但這個院落封閉了起來不對外開放,恐怕除了施工人員,沒有幾人能看到此廣告,想來我是幸運者之一。因為圍擋的入口在前方,故跟著先生一路向前走,邊走邊瀏覽廣告,其中之一是小鎮(zhèn)規(guī)劃圖,我立定端詳,果然在上面找到了文廟,另外還看到了武廟和繡川書院。先生告訴我,后兩者已經修繕完畢了,我可以到那里去參觀。
隔著圍擋僅能看到屋頂
又走出五十米,隔著圍擋看到了文廟大成殿的側脊,旁邊就是圍擋入口,這里果然從里面上著鎖。雖然這一帶的圍擋高度僅兩米多,但因為外面是空地,無登高墊腳之處,很難看到院內的情形。向前方張望,仍然有一道大鐵門,并且旁邊有一條已經被封閉的小巷,直覺告訴我,那條小巷就是剛才下北街入口,因為施工將此巷封閉了起來。
剛才應該是走到大門附近
帶路的先生答應幫我問問可否入施工場地,他用力敲門,因為里面太空曠,施工人員聽不到聲音,他想了想又給里面的人打電話。好在我聽得懂四川話,他說有人從北京特意來拍這座文廟,是為了搞研究用,同時他還說了幾句帶有渲染色彩的話。然他跟我說話時卻始終是平淡無色彩,看來這位先生為人外冷內熱。
終于進入施工現場
我知道自己有同樣的毛病,所以瞬間覺得這是個可交之人,但還未等我與之攀談,施工大門就打開了,一位工頭問什么事,帶路先生又向他解釋一番,那人看了我一眼打開了門。帶路先生說他就不進去了,因為他還要出去辦事,外面的大門不會上鎖,讓我參觀完走出后把門鎖上。我故作熟識狀,只說了句知道了,以便讓那位工頭覺得我們很熟悉。
找新的安全帽
工頭帶我入院后,先讓我到了辦公室,其實就是用集裝箱改造的臨時房間,他說進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我跟他進入辦公室,看到地上堆著不少安全帽,但他卻重新打開一個紙箱,從里面拿出一頂嶄新的安全帽,他順手撕下上面的保護膜,教我如何扣在頭上。我把這視為善舉,于是端起相機來拍照,但沒有想到突然進來了另一位管理者,他很警惕地問我是干什么的,工頭向他說了句:“這是老張的熟人,沒事。”
辦公室處在大成殿和崇圣祠之間
說完話兩人都出去安排工作了,我獨自在工地內拍照。剛走出不遠,就聽到那位工頭遠遠地喊我,不要進施工的房間,里面會有危險。我大聲地告訴他會遵守規(guī)定。
大成殿屋頂基本已完工
從外觀看過去,辦公室所處的位置在大成殿和啟圣祠之間,這些建筑外立面包滿了圍擋,上面的飛檐已經完工,只是墻體還未涂彩。文廟原有的配房作為木工操作間,因為地方狹窄,旁邊的空地上又支起了一個面積較大的木工間,施工人員正在切割木頭。看來文廟的確是全部用實木來維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