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談一下四川省的成都市。作為四川眾多18個地級市之一,成都的發展可謂是一帆風順,畢竟成都處于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并且歷史悠久,經濟發達,2021年一季度GDP為4552.84億元,排名省內第一!2千多年前我們成都就是繁華都市,到今天,一直還延續把成都作為中心。那么成都作為我國第七強,在區縣數量方面也不少,成都市下轄了20個區縣,其中有12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但成都市為何只有3個縣?
首先,成都的面積很大,約為14335平方千米,所以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我們要從其區縣歷史講起。成都市與其她四川的地級市一樣,也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在川蜀大地上,成都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跟重慶市一樣,成都早期是在百濮地,《史記·楚世家》言:楚武王于是始開濮地而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這也是最早關于濮族的記載,隨著后來楚國崛起,濮的領域逐漸縮小,屬于人多的部落而且是大族群。
后來隨著時間發展,古蜀國誕生,那時候還在修建城池,已經開始從大部落變成一種有規模的社會性質群體,成都就在這種環境下開始發展,主導秦國時期,就開始了最早區縣的劃分,那時候秦統一了6國,并且統一之后都會設置郡管理,公元316年,秦國兼并蜀國后,把中原的先進文明帶入到了蜀地,建立了蜀郡!蜀郡管轄成都,從此蜀郡在成都設成都縣,中原管轄了成都的地界,而內史管轄著咸陽,像如今的錦江區也是成都的小縣而已,況且在秦朝時期成都地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次,這一系列的調整,也讓成都從此由新都變為廣都,再變成成都。后來在秦國末期由于都江堰工程的開發與休整,最早的水尺誕生,從而平原的成都取代了關中,叫做天府,這也是天府之國的來源,張良說了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后來隨著秦國本身的發展,原來二十多個郡發展到36個,后來逐漸拓展到四十多個,期間成都的蜀郡也在不停發展,人口增多以后,郡也在逐漸縮小,甚至到了南北朝幾個郡都可以下轄同一個縣,所以十分混亂不堪。
到了之后,各種區劃重新調整,甚至蜀郡也不再存在了。所以,成都市的歷史上,最古老的郡縣制度還是一直有可吸收的部分,直到蜀郡發展到隋朝,蜀郡成都改為了西南道行臺。畢竟當時已經開始廢郡廢府了,后期蜀郡在唐代就沒有“郡”這個區劃劃分的概念了。我們也發現,這些紛亂的區劃都已經成為成都歷史上的一個過客了,而隨著發展隋朝時期以蜀郡為基礎,設立了益州。不過隨著唐代的興盛,成都的蜀郡被提拔為成都府,后兩宋延續之。
在民國之后,成都府的稱謂也就不復存在了,省被重置。此后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立成都市,然后解放結束后,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新的規劃。畢竟,早在1983年溫江地區撤銷前,其轄區大部分陸續地并入成都市,進而成為成都市現在的區縣規模,比如1977年9月24日,金堂縣劃歸成都市,如此一來,在83年成都可是下轄了5區12縣,比如大邑縣,邛崍縣,蒲江縣,廣漢、什邡、溫江等,后來在89年,大家也都知道成都市變成了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一,被定性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
從此,成都市的發展得更為迅猛,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市轄區也就建立了,比如1990年建青羊區。如此一來,成都市在21世紀陸陸續續形成了12個市轄區(龍泉驛區,錦江區,武侯區等)、5個縣級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等)、3個縣,共計20個縣級行政區,更形成了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等經濟功能區,但是下轄的20個區縣中,成都只有3個縣:大邑縣,蒲江縣,金堂縣。其中,新津縣是在2021年6月19日,被撤銷了,改成了成都市的新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