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人 柴楓桔
今年入汛以來,四川省出現8次明顯降雨過程,平均降水量458.9毫米。受強降雨影響,渠江、青衣江、嘉陵江干流以及大渡河、涪江等江河部分支流發生洪水。汛情當前,四川如何快速響應,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8月13日,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水利廳副廳長兼應急廳副廳長譚小平做客省人民政府網站,為網友解答。
“首先是高位推動壓實責任。”譚小平介紹,今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減災工作,多次召開全省防汛減災和地災防范應對工作調度會等會議專門安排部署。推動省市縣防汛抗旱工作體制機制調整到位。省防指建立“三單一書”“兩書一函”工作機制,切實把責任壓實到“最小工作單元”。
其次,四川全面排查及時整改。堅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聚焦27825個山洪災害危險區、8200余座水庫等重點部位,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同時,立足極端條件下防大災防巨災,從7月底開始開展為期15天的防汛安全隱患大排查,全面查找風險隱患。全面完成949個水毀項目修復,推動38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75個河心洲島“一島一策”治理。省級派出21個督查組,采取“四不兩直”等方式,對市(州)開展全覆蓋督查,排查出的問題,逐一建立臺賬,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明確措施,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同時,四川提前研判精準預警。堅持一日一會商、一日一調度,提前研判雨水汛情趨勢,組織氣象、水利、應急、自然資源等部門點對點調度市縣20余次。強化監測預警預報,開展“1天預報、3天預測、3天展望”水情測報,提前預報流域洪水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充分發揮“省市縣鄉村組點”七級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及時把信息傳達到村、到戶、到人。入汛以來,全省發布山洪風險預警17期、提醒短信4000余萬條,各地發布洪水預警預報3700余站次、山洪臨災預警近4萬次。
完善預案做實準備。修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5座大型水庫水電站度汛方案,在汶川縣舉行近年來規模最大、最貼近實戰的山洪災害防范應對演練,開展安寧河流域防御超標洪水調度演練,全省累計開展演練2萬余場次。統籌專業搶險救援力量22.78萬余人,落實4.91億元水旱災害防御儲備物資。
四川科學調度高效處置。針對“7·10”“7·15”“8·8”三輪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省防指4次啟動防汛應急響應。省防指及時處置渠江干流“跑船”事件,成功營救3名被困河心洲島群眾。水利廳精準開展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提前48小時調度江口、雙灘、紫坪鋪、瀑布溝等水庫,攔蓄洪水11億立方米,渠縣縣城段洪峰由30年一遇降為20年一遇,下游沿江城鎮減淹近2米。7月14日,阿壩州黑水縣蘆花鎮谷汝村暴發山洪災害,黑水縣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鎮村兩級在35分鐘內成功轉移133戶374人,實現了人員零死亡失蹤。7月30日,涼山州會理縣出現強降雨天氣過程,省州縣鄉村組點七級群測群防體系高效運轉,提前轉移232戶1274人,實現人員零死亡失蹤。
除此以外,立足防汛搶險、救災和防范極端天氣極值降雨,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還部署了“六大行動”,包括監測預警能力再提升行動、應急預案細化實化再完善行動、風險隱患再排查整治行動、救災能力再提升行動、宣傳教育再提升行動、責任再壓實行動。
圍繞“六大行動”計劃,四川細化明確了水利行業防汛減災重點工作,編制四川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預案、四川省山洪災害防御能力提升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水庫安全運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水文監測與預警預報能力提升方案、流域防洪能力提升方案、成都市極值暴雨下水工程調度專題方案等專項方案預案,著力提升水利行業應對極端天氣防大災防巨災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